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第十六期“启航工程”学员成长交流展示活动暨陈丹璐老师校级研究课
2022年10月20日下午4:05,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在图书馆一层开展了第十六期“启航工程”学员成长交流展示活动暨陈丹璐老师校级研究课。本次活动由主管教育发展与教育科研中心工作的李久省副校长主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冯彦国、地理教研室主任戴红、“启航工程”学员及部分地理学科教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陈丹璐老师进行研究课《海水的性质与运动》的展示,第二部分由与会老师们进行评课、交流与研讨,最后由李久省副校长做总结讲话。
本次研究课是针对高三年级的专题复习课。课程开始时,陈丹璐老师展示了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并通过课前测引出海水性质的三大要素:温度、盐度和密度。接着,针对三大复习目标分别设计了不同练习题不断进阶,给予学生时间思考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做到讲练结合。最后,再次展示本节课复习目标,让学生总结本次复习课知识要点,并进一步加深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第二部分,课程展示结束后,陈丹璐老师分享了准备此次研究课的反思与想法。在场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积极发言,分别就陈丹璐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课堂呈现方式、学习目标达成以及学科德育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接着,李久省副校长从学习目标设定、课堂组织形式、青年教师的成长等方面对陈丹璐老师的研究课给予了高度赞扬和点评。之后,地理教研室主任戴红老师对陈丹璐老师的研究课进行评价发言,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青年教师要善于反思,思考如何把名师优秀做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随后,冯彦国主任对于学校近期将要开展的培训工作及相关要求做了具体安排。
最后,李久省副校长做总结讲话,分享一堂好课的重要特质,并寄言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要不断挑战自我,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助力自身专业成长,并最终实现学科能力培养和学科德育融合的育人目的。
撰稿:翟丽梅
摄像:翟林峰
审稿:李久省、冯彦国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