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开展种子讲堂——《化学讲堂之神奇的物质变化》

发布时间:2022-06-13 | 来源:高二年级 | 浏览次数:22400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发展都有着重要贡献。为了深入学习了解化学中各类物质变化,提升化学学科素养,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2022年6月1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了种子讲堂——刘鑫宇、姜熙霖《化学讲堂之神奇的物质变化》.

本次活动由高二年级主任刘颖老师主持,由高二S4班种子学员刘鑫宇、姜熙霖主讲。王丽俐副主任、刘颖主任,以及高二年级选考化学的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刘鑫宇、姜熙霖同学的讲解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第二部分:好玩的电化学;第三部分:化学无绝对;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

首先,刘鑫宇同学提出: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来自于生活,存在于吐息之间,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引入了今天的主题。

在第二部分中,两位同学介绍了电化学拓展。首先他们提出了两个电解实验操作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积极互动,并在最后给出解答,得出对于有一个电化学的反应,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由此他们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影响原电池的因素”。利用书上的例子,刘鑫宇同学介绍了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构建了吉布斯自由能与原电池电动势的关系。随后他用标准电极电位的表格更详细的介绍了电极电势的意义。 

两位同学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介绍了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同时综合以上几点提出了能斯特方程的概念。姜熙霖同学进行了一个实验“王水溶金实验”他向浓硝酸中加入金单质,大家观测到无明显现象,随后加入浓氯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黄。这个实验解释了形成配合物可以降低电极电势(在这里对应金Ⅲ的氧化性)。随后他们从微观的角度结合化学方程式进一步带大家了解了分子结构与原子结构。

    接着,姜熙霖同学介绍了第二部分:化学无绝对。“化学无绝对”的第一个小部分是钾钠铵硝溶。姜熙霖同学在这部分对化学中一些特殊的物质做出了介绍。

首先他结合元素周期表的图示,通过2~3个具体离子团的分析,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共同探讨了过渡金属配离子和过渡金属含氧酸根两个内容。在这之后,姜熙霖同学进入了第二部分化学无绝对之“金属无负价”。他列举了各种负价金属离子,使同学们在课堂之外有了更丰富的拓展,增加了特殊物质的认识。

随后姜熙霖同学播放了他在b站上做的一个实验视频“蓝晶雨”实验。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网站上自行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R4y1L7kJ?spm_id_from=333.999.0.0)。其中涉及的原理有:顺反异构体及其溶解度、异构化(化学平衡)(配合物)。

接下来两位同学进入了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当今人们生活从各个方面都受益于化学,比如随着网络发展而诞生的各种化学梗图。同时他们还介绍了化学与经济、化学与材料与医药,提出了在未来需要更多的人能积极投身化学推动社会发展这样的期望。

最后两位同学用能斯特方程勉励大家,即使现在并不是自己的标准状态,也能够通过增强自己的浓度(专注力)改变现实。

王丽俐主任对本次活动做出了点评,她肯定了两位同学对本次活动的充分准备与两位同学对化学的热爱,表扬了两位同学化学学科扎实的基础知识。最后,王丽俐主任提出:热爱是能学好一个学科十分重要的原因,希望同学们对化学学科能够产生兴趣,同时也希望像刘鑫宇一样热爱化学的同学将来能够投身进入社会化学研究中,为祖国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开拓了眼界。对化学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两位同学带来的有趣内容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这个学科的兴趣。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讲座能够产生对化学的兴趣,爱上化学、学好化学。

 

 


撰稿:高二S4班解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