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智慧,看见成长,让在线课堂教学更有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年级开展“让在线课堂教学更有效”系列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20-04-09 | 来源:高三年级 | 浏览次数:82679

为了更好地落实“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让在线教学更有实效性,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年级各备课组积极参与,在3月30日至 4月3日期间陆续开展了5节研究课,分享在线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

高三年级物理备课组的邹永涛老师,结合高三年级线上模拟考试开设了一节题为“物理试卷讲评”的公开课。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为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邹老师围绕学生在试卷中所出现的一些高频问题和重点问题,在腾讯课堂上组织学生研讨,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方法、思想,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展延伸,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给学生进一步实践、总结和反思的机会。在课堂上,邹老师十分有亲和力,不断地鼓励学生开口,并通过不断地追问,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利用微信及时上传学生的解题过程,让思维过程外显,学生参与程度很高。课后,物理组的老师们积极发言,给予邹老师很肯定的评价。物理组的特级教师宋诗伟老师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核心素养的落实,课堂的组织形式等方面作了最后的点评,也提出了很好地建议,对高三物理教学很有帮助。

高三年级地理备课组戴红老师,作为海淀区学科骨干教师、学校地理教研室主任,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地理视角下的中国热点地区”精彩的在线地理课堂。课前,戴红老师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天天练”客观试题的练习与讲评。戴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作答情况清晰展出,对于学生普遍性的问题予以着重标注和讲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表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在讲到一些重、难点试题时,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戴老师还引入来自自身体验的教学素材,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式分析,实现难点的突破。在课堂中,第一环节为“明考向,忆基础”,戴老师十分注重对于基础概念的把握,引导学生从基础概念出发进行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序列化的学生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学科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第二环节为“析考点,知尺度”,深度剖析考试要求,设计具体的学科任务,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高考要求,做到明晰目标,有的放矢。环节三为“辨时空,准答题”,精选高考和模拟试题,引导学生有效练习,实现提升。最后,戴老师做了精彩的课堂小结,“夯基础,勤探究,悟方法,升素养”,整节课下来,学生们收获满满,成长可见。课后,前来听课的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戴老师的课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表示戴老师的课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高三年级政治备课组张江雁老师,在高三年级政治二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基础上,以“精准把握学情,有效提升表达”为主题开设一节研究课。张江雁老师从“问题”出发,一方面,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作业为载体,精准把握学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深入研究试题设问,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精准把握试题特点,建构答题逻辑,有效生成试题答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与核心能力。在课堂的初始,张老师利用“问卷星”平台,精心设计和选取经典客观题,充分把握线上教学的优势,利用该平台易操作、及时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限时完成客观题的练习,并且及时反馈成绩,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对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实现线上高效课堂。在课堂进行中,张老师把学生的作业“亮出来”,让学生来评价。你认为这份作业有什么亮点?有何问题?如何完善呢?引导生生互动,让学生之间发现彼此的优点,自觉学习;大胆发现问题,实现问题突破。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即对不完善的表达或者不够精准的答题思路要进行修正。张老师先带领同学们进行完善示范,待学生熟悉方法之后,大胆放开让学生进行完善。课堂容量满满,学生收获颇丰。课后,听课的领导张万祥副校长、王晓青主任给予了高度评价,教科室李黎明主任留言:“有效的课堂,点赞!”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的陈曦老师,开课的主题为“《论语》写作课”。课堂以高考题为引导,分为三个篇章,从前菜到主菜,再到甜点,课堂环节层次分明,内容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在思考与讨论中让学生了解了《论语》在高考中的考察点、考察形式以及能力要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阅读整本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陈曦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分会场”形式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开一个会议室,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分别巡视指导,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后,在评课环节,参与评课的老师们积极发言,给与了陈曦老师很高的评价。张万祥副校长对陈老师开展的分会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给了极大地肯定。

 

高三年级生物备课组庞鹏飞老师开课的主题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工程只是冰山一角,需要庞大的根基做支撑,那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庞老师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本节课的核心素养是社会责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整堂课围绕核心概念、拓展延伸、典型例题三个方面展开。紧扣课程标准,符合新高考理念。课堂中,庞老师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注重跟学生的互动。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后,在评课环节,老师们积极发言,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给与了庞老师很高的评价,也充分肯定了高三生物课堂的时效性。 

在线课堂的开放,让我们看到了各个备课组老师在高三年级二轮复习过程中的教学智慧,相信在交流与分享后,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在线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撰稿:王晓青,李媛,王玉春,公婷婷,张江雁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陈泽娅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