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举办第十五届“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教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2-04-18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16275

四月芳菲始盛开,最是人间读书天。2022年4月14日16:10,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第十五届“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教育教学论坛在图书馆四层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由常务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张万祥主持,教育集团陈恒华校长、学校各部门相关干部和全体高中部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届教育教学论坛的主题是“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教学策略在新授课中的有效实践与思考,由物理教研室秦立芳老师、数学教研室马可老师主讲。大会一开始,陈恒华校长为参加论坛发言的两位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首先,秦立芳老师从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两方面出发,交流分享了核心问题驱动对于高中物理课堂的意义。秦老师指出,在教学中首先需要确定目标,目标是教师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开展学的灯塔。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亮明学习目标,不仅是写出来,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简洁准确的揭示。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也必不可少,教师创设一系列情境可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充分全面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自主的发展。秦老师展示了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趣味视频,同时提出,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目标,这需要通过评价反馈进行检验,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享结束后,刘慧琰老师、张雨硕老师、王玉春老师纷纷发言,从知识点应用迁移、评价反馈、书写目标等角度发表自己的听会感受,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实践问题,现场讨论热烈,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接着,马可老师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角度进行了教学方式变革实践的分享。马老师从自己的一节公开课出发,谈了自己对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四个环节的新体会。马老师强调,新目标召唤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设计,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探索以及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行为中的贯彻,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知识点的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

分享结束后,刘颖老师、曹元营老师、卫亚楠老师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发表了自己的听会感受,与马可老师进行了交流。

论坛接近尾声,张万祥副校长为大家呈现了高一数学备课组“凝心聚力共奋进·集体教研促成长”备课活动的现场,随后展示了高中化学教研室的活动现场,张万祥副校长对每一位参与“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教学策略有效实践研讨活动的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恒华校长为参与研讨的高一数学备课组、化学教研室教师分别颁发了证书。随后,陈校长为参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中部第四届教学研讨月骨干教师示范课的教师们颁发了证书。

张校长针对“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的教学策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要求教师们将相关教学策略内化到日常教学之中,在备课组、教研室深入推动开展相关活动。

最后,陈恒华校长对高中部教育教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表达了新的期望,希望教师们共同努力,将教育从技能高超、按需而动,最终提升到因材施教的境界。 

 

 


撰稿:贺敬雯

摄影:翟林峰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