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0年高中部“单科状元”风采展示
一盏盏闪亮台灯下笔耕不辍,一个个茫茫夜晚身影依然。
又是一个学期过半,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大家纷纷通过全新的网上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在这期间也有许多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并且在学习上勤勤恳恳、精益求精、悉心钻研,在本次期中考试的单科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经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课程与教学中心评选,共产生2020年高一、高二年级“单科状元”21名。
一、高一年级单科状元
学科 | 班级 | 姓名 | 得分 |
语文 | 6班 | 蒋锭杰 | 135 |
语文 | 9班 | 刘端洁 | 135 |
数学 | 10班 | 赵天奕 | 147 |
英语 | 6班 | 刘珂可 | 134.6 |
物理 | 2班 | 孙欣宇 | 97 |
化学 | 10班 | 王天启 | 93 |
生物 | 10班 | 韩月雯 | 98 |
历史 | 1班 | 张 硕 | 97.5 |
地理 | 5班 | 许智城 | 99 |
地理 | 7班 | 王祎宁 | 99 |
政治 | 9班 | 王岳庆 | 90.5 |
政治 | 9班 | 张涵博 | 90.5 |
二、高二年级单科状元
学科 | 班级 | 姓名 | 得分 |
数学 | S1班 | 汪雨萱 | 147 |
语文 | H4班 | 李 清 | 127.5 |
英语 | H2班 | 盛 琳 | 144.2 |
物理 | S1班 | 赵子轩 | 98 |
化学 | S1班 | 王宇翔 | 96 |
生物 | S1班 | 刘思齐 | 95 |
政治 | H2班 | 盛 琳 | 89 |
历史 | E1班 | 辛嘉樾 | 88 |
历史 | H4班 | 李 清 | 88 |
地理 | E1班 | 刘 骏 | 94 |
2020年高一、高二年级“单科状元”是众多优秀学生的代表,他们认真踏实,对学习充满热情,勤奋、肯钻研。其中的蒋锭杰同学、孙欣宇同学、王天启同学、韩月雯同学、盛琳同学、李清同学、汪雨萱同学和王宇翔同学的成长经历就是这些同学成长的缩影。
1.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状元——蒋锭杰
高一6班蒋锭杰同学勤奋进取,学习态度积极,尤其热爱语文学科,并在班中担任语文课代表。工作上,她能够严谨认真地完成任务;学习上,她和同学们互帮互助、积极讨论、共同进步。
在此次期中测试中,蒋锭杰同学的语文学科取得高分。对于语文学习,她首先重视基础部分。默写、课内文言、文常知识这一类内容争取一分不扣,将最能拿到的分先拿到。其次,长文本阅读仔细读题是关键。选择题干中最常出现同义词替换、过于绝对的表述、对象与内容对应不符等问题,仔细阅读文本并结合提干要求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直接办法。
而后,课外古诗文和文言文题目重在平时积累。课堂上跟紧老师梳理同一诗人不同诗作,掌握常见的表示情感特点的词语以及常考的几大类题材;文言文偏重一词多义、常用虚词、句式结构特征等并加以经典例句的积累。
最后,作文部分,蒋锭杰同学很认同“输入越多,输出越多”的原则,多看文章。看新闻、看书目,更要看优秀的例文,学习他人文章结构上的巧妙,用词的严谨,文笔的优美流畅。相信看的、读的、见识的多了,提笔自然就文思泉涌了。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用心体会,语文的魅力无处不在。
2.高一年级物理学科状元——孙欣宇
高一2班孙欣宇同学在本次期中考试取得物理单科最高分的好成绩。孙欣宇同学对物理学科感兴趣,兴趣一直都是她坚持下去的最佳动力源。物理物理,万物之理。物理来源于生活,却更高于生活,学习物理,就是在探究整个宇宙的真相。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想要真正学好,必须改变思维观念,不仅要记忆知识,更要理解本质,将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
以兴趣为驱动力,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很重要,孙欣宇同学一直都清楚课堂听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点,也不限于解题技巧与方法,她真正要学到的是分析物理的思维逻辑,所以积极发言不可少,别怕说错,说的过程就是在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说的不对,就能及时更正我们的解题逻辑和细微末节处的错误,是好事;说的对,得到认可,提升了自信,也是好事。
孙欣宇同学认为,笔记不是说把老师板书抄一遍就完事了,应该记下来老师讲解后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总结。与其说是记笔记,她认为说成记疑惑、记思考更恰当。学习本身就是解决疑惑的过程,当你勇于思考并向老师提问时,你离学好物理就不远了。
她强调,物理作业一定要自己一题一题认真完成,哪怕题目很难,也要先有自己的思维过程,再去自己试着理解答案;哪怕题目很简单,也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再过一遍,这也能帮助自己理解更透彻。当聪明失了勤奋,就注定还是平庸。当自己写完再对答案时,可能会错很多,别怕也别沮丧,这很正常,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先别看解析,自己再想一遍,找出思维漏洞,进行相应的错题整理,这很重要也很必要。
也就是说,要学好物理,一要知道什么是物理,二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一点,一定要尊重老师。当你真正尊重老师之后,你就学好了物理,或者说,你才学好了物理。
3.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状元——王天启
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高一10班的王天启同学在化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是他关于化学学习的个人分享。王同学认为,做好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很多人说,自己的目标就是考一个好的分数。他相信实际上很多人在高中阶段的目标不止于此。王天启同学的高考选科没有化学,如果只是要高考成功,化学考得好其实是不实惠的,“但如果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不陷入过度功利与方法依赖,就能收获真正的进步。”这是他认可的观点。
说到依赖方法,他认为需要用明确目标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遇到一道不会的题,你发现你的问题是自主思考能力不够,但是总想用做会一道题来做虚假的弥补,使用不懂就问的方法,反而更加脱离了自主思考,而导致能力久久得不到提高。如果明确了目标,就可以在问中捕捉到他人思维的启发,这样不仅能解决一类题,更能解决一种思考方式。”这些话提醒大家不要盲目选择学习方法。
而对于如何选择方法,他提到:“方法有千千万万个,如果要选择,合适是最重要的。”首先是合适于自身,诸多方法像线头,只一个方法一个方法慢慢试,自身陷入迷茫又难以切中要害,这时可以从自身出发,从节点中央找到那一根可以解决的线头,不要人说我做。应该要合适于自己的目标,找最高效的方法,直奔主题,并不是找一道题的方法,或者是找听一节课的方法。
最后要有执行力和耐力,勤奋是美丽的品德,但总要放在最后,不要让自己的辛苦换不来果实,南辕南辙,北辕北辙,轮转不断。他也将更加具体的方法放在视频里,同学们可以观看哦!
4.高一年级生物学科状元——韩月雯
高一10班韩月雯同学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了生物单科最高分的好成绩。韩月雯同学认为,比起作为结果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平时每一天的学习。
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魅力,生物也不例外,里面蕴含着深刻而奇妙的生命奥秘,它冥冥中暗暗地牵引你去学习和探索。但事实上在学习中,还是要靠自己管理自己,才能有真正好的学习效果。
在上课方面韩月雯十分认同“好好听讲”的做法,而在预习和作业方面,她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在每一次预习新课时,韩月雯同学会先不借助其他任何材料,单单阅读生物书,将整节课的内容仔细阅读,不单单只是过一遍,而是要在完成阅读后清楚本节课的知识板块,且对重点内容形成比较到位的初步理解。
韩月雯同学认为导学案里满满都是精华。她会仔细阅读后独立完成填写前面的知识梳理部分,有些空不懂就先跳过没关系,尽力即可。方法导引和素养提升,是绝对的利器,为她解决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但是前提是一定要结合着题目有心地思考。
关于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韩月雯同学除了会完成题目后对着解析里的内容进行错题的思考外,在一些实在不能理解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问题上,她还会使用小猿搜题里的讲题视频为己解惑。
5.高二年级英语、政治学科状元——盛琳
盛琳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勤奋努力,刻苦上进,上课紧跟老师思路,认真思考,积极提出疑问,课前认真预习,坚持准时听各科直播,及时完成作业。无缺勤记录,且常被评为优秀作业。在考试中取得稳定成绩。
盛琳同学认为合作是提升的有效途径。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想法的碰撞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深度,开拓另外的思考角度,让我们看问题看的更全面。在课下,她与同学积极探讨,认真帮同学答疑解惑,与同学们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在英语和政治的学习中,她经过快两年的学习,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更加的懂得了自觉的重要性。在她看来,自觉远远比学习时长的多少重要,只有真正沉下心来,全神贯注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人在心不在只会事倍功半。避免“假努力”,可以使学习更加的有效率。
同时,她认为,不论是否选考政治,都要关注时政,了解国内外大事,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关注时事,倾听多方意见,可以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被他人的意见带跑,不会被“带节奏”。
她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以来,充满信心地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她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6.高二年级语文、历史学科状元——李清
高二H4班李清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态度认真,积极进取。作为本次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的语文和历史学科状元,李清同学网上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进行阶段性的反思与总结。
在语文学习方面,她认为硬性知识必须要掌握好,需要牢牢落实语文背诵默写篇目和文言文常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基本功。同时字迹也要工整清晰,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基础知识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只把自己的思维固化在课本上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怎样才能跳出固化思维的牢笼呢?可以在空闲时间,多阅读课外书籍,使自己的思想活跃起来,升华思想境界。对于作文,要重视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如鲁迅先生所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积累过程中,素材可关注当下热点事件,与时俱进。但在积累中,关键是要把素材内化为自己的,加深对素材的思考与理解,挖掘出素材的新角度,创新素材。
在历史学习方面,她认为笔记十分重要,也需要以笔记为基础按时间线索进行梳理,把握细节知识点与整体脉络,定期复习,加深记忆。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历史时间并不重要,但其实历史时间就像盖房子时的地基,只有坚固的地基,才能保证之后上层建筑的稳固。对于大题,首先要学会给材料分层,进行分点概括,多角度作答,辩证思考问题。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自我呢?那就要在平时做完题后研究标准答案中的思考方式和思维逻辑,注重积累经常出现的词汇和句式,再不断运用到考试中去。
李清同学坚信付出定会有回报,希望同学们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共同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7.高二年级数学学科状元——汪雨萱
高二S1班的汪雨萱同学热爱学习,对待各科都有饱满的热情,年级主任李老师都说:“我一开始见到她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她,上课的时候发现她的眼睛里有星星。”在爱上学习之前,汪雨萱同学就常常为自己贴上“热爱学习”的标签,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其实,这是因为谁也不是一开始就热爱学习,只有当你发掘其中的乐趣,并在不太想学的时候告诉自己“我热爱学习”,才能真正爱上它。她觉得,把该做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是能够事半功倍的。当大家的知识储备相差无几,考试拼的就是一个心态。试卷难度不在卷面,而在人心。她从来不关注考试范围,不是因为她一点都不用担心考不好,而是因为她知道,考到的一定是学过的,而她理应把学过的东西时刻牢记于心。毕竟,待到高考之时,谁还能够给出考试范围呢?
此外,汪雨萱同学还说,理解对于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数学不就是单纯的计算吗,怎么还需要理解呢?事实上,数学构建起了整座理科大厦,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密仪器。我们要懂得如何操作,为什么操作。因此,她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方法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估算自己的步速与常人的差异,把电子地图上预测的步行时间换算得与自己相符合。她认为,培养理科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带入自己的生活,而理科思维能为数学学习插上翅膀。而且,学以致用不仅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呢。
她在本次期中考试中以147分的成绩夺得高二年级数学单科状元,这当然与她平时的努力密不可分。平时的课后作业,她允许自己出现少量的错误,从错题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但在考试时则以“会做的题一遍就要做对”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答出的试卷像是一首美丽的诗歌,让人看着赏心悦目。她表示她会一如既往地对待学习和生活,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这珍贵的每一天。
8.高二年级化学学科状元——王宇翔
对高二S1班王宇翔同学而言,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充满着乐趣的旅行。他认为,化学源自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每天都会在空闲时间里阅读有关化学的书籍,了解有关化学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点,开拓解题思维,提升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在上课时,他每天都做到和在学校一样,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合理安排时间,从课程中汲取知识,学习老师的解题思路;每天作业之余,他还会对当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巩固提高,认真查看解析,达到知识点的深刻掌握、领悟。除此之外,他提到:“学习在于自己的努力,而非遇到问题不假思索的向别人提问。”在理解老师的解题方法的同时,他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方法,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式,养成了自主思考的习惯,在面对问题时主要依靠自己反复尝试,找出方法。
这些学习经验和知识积淀让他对化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不断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将其联系到实际生活应用中。同时他还在其它科目上不断努力,在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的同时其他学科有所提升。他将会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争取取得更佳优异成绩。
希望同学们也能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汲取他们的经验,化作自己的道路上的又一盏灯火,遵循方法,自律学习,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奋力以逾越,精研以登顶。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供稿:高中部课程与教学中心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陈泽娅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