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积极心态 助力返校复学——给全校师生的积极心理倡议
美好五月,我们终于迎来返校重逢的日子。如何从居家网课顺利过渡到返校复学,如何迅速调动积极心理资源开启校园学习新征程。适逢第七届525心理健康周,心理教研室为大家推出“练习积极心态,助力返校复学”的微讲座,希望我们都可以将积极变成习惯,让积极情绪的力量帮助我们增加特别时期的心理安全感和可控感,有能量面对变化,迎接挑战,提升效率。
内容介绍:积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2003年,心理学科恩教授选取了334名成年被试,用滴入感冒/流感病毒进行隔离观察的方法,发现积极情绪得分较低的人最终患感冒几率较高,而积极情绪得分较高的人最终患感冒的几率较低。脑神经科学也发现,当人处于焦虑、紧张、恐慌这些与生存安全直接有关的负面情绪中时,负责负性情绪的杏仁体等区域异常活跃,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海马区等区域则会被抑制,因而在这种状态下,专注力、记忆力、思维速度都会变差。在形势见好依然需要保持警惕的疫情背景下,我们返校复课,不仅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要求,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的身体防护,更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以增强身心免疫力,提升学习效率。
当然,从居家网课到返校复学的调整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对自己、对学习工作有些担心、不适和忧虑,
当出现类似情绪时:(1)不要强迫自己去压制它,否则将会像“白熊效应”一样,事与愿违。(2)需要认识到这些情绪是人在特殊情境中的正常情绪反应,同时要主动去管理和平衡自动化“负面认知偏差”。(3)面对新情境、新挑战,每个人内心都有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最关键的不是减少负面情绪,而是主动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那么,有哪些方法被科学证实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呢?
1、坚持感恩。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研究中发现,写过感恩信后,人们的幸福感会飙升,即使在三个月后也同样有效。感恩信的基本内容包括:他/她对你的具体支持和帮助、带给你的益处和感受、对他/她的感谢。 “525心理周”,我们在此倡议:每日感恩,把感谢说出来。
2、快乐记录。每天晚上,花10分钟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以及这些好事发生的原因。研究发现,每天写“三件好事”并写下发生原因的人,比每天随便写点东西的人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幸福指数更高,抑郁症状更轻。“525心理周”,我们在此倡议:每日三件好事,把快乐记录下来。
3、帮助他人。在人际联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助人,帮助别人会使我们舒缓压力,减少负面情绪。在《Give and Take》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助人策略:一是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二是从小事开始,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三是感情支持有时候比物质帮助更重要。“525心理周”,我们在此倡议:助人/志愿活动,让意义绽放出来。
4、积极档案。你可以收集积极素材放在醒目的地方。比如美好回忆—亲朋好友的照片、过去的成就、游览过的风光、重要的礼物;憧憬—想看的风景、想实现的梦想、想考的大学;或者激励自己的话。时刻提醒自己美好、梦想、追求、爱的存在。“525心理周”,我们在此倡议:积极档案,让美好引领成长。
返校复学正当时,生活状态改变带来的情绪行为变化普遍且正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归返校作息,调整内心秩序感;做好身体防护,增强身体抵抗力;调适目标计划,找回学习高效率;坚持积极练习,发挥乐观正能量。衷心地希望老师、同学们都能化危机为转机,因疫情而成长,在阳光下享受幸福与温暖。谢谢!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供稿:心理教研室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陈泽娅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