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新形势下家校沟通及班级建设”德育培训
2019年1月26日上午8:30,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盛情邀请新家庭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女士为老师们做了一场主题为“新形势下家校沟通及班级建设”的德育讲座。会议由宋诗伟副校长主持,来自小营校区和新都校区的300多位老师聆听了蓝玫老师的讲座,二十教育集团校长,党委书记陈恒华,常务副校长张万祥亲自到会指导。蓝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既接地气,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会的老师纷纷发表感言,抒发自己的感言和教育情怀。
初一年级地理周洁:一首远方,我们走进了蓝玫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典型突出的案例,带领我们融入家校合作的情境,激情飞扬的分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用心的才是教育。正确的方向引导,适合的教育方法,深入的情感交流会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更无时无刻提醒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认真阅读几本经典的教育著作,诚挚的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让自己做一个有思想,有方法,有情感,有理想的教师。
高一生物杨昳:今天上午听了蓝玫老师的分享,受益匪浅,我对家校合作,沟通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家校沟通不止是班主任面临的问题,更是每一位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解决好家校沟通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家长放心,也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蓝老师分享了一些绘本阅读的案例,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比如可以通过阅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带领学生一起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为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对于他们价值观的引领和精神追求上的启发,也很重要。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反思,以更多样地方式去教育感化学生。
初一英语张如意:家校合作是充满智慧与情怀的交流。首先教师应该有包容孩子和热爱工作的情怀。在工作过程当中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长过程中的特点,现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情怀感染学生。在遇到家校矛盾时,以宽松和理解的情怀感染学生家长,促进家校融合。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智慧,对待问题学生,教师靠智慧化解学生间矛盾,发现每个孩子的可爱之处,让每位孩子在班里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对待家校矛盾,教师靠智慧平复家长的心态,获取家长的理解,甚至将矛盾转化为对学校的支持。这需要教师对学生与家长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一地理 杨欢:初入工作岗位,可能大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处理班级孩子不听话,难管的问题,这也是所有教师都免不了遇到的问题,听了这次讲座,我对比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完整的人,每个孩子表现出来不同的性格背后,其实都有一段段不同的故事,其实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如果用爱和尊重代替严厉,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当孩子犯错时,不急着批评,一步步了解完整的前因后果,顺藤摸瓜找到出现问题的链条,再用爱和耐心帮助孩子消除障碍,抚平创伤,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
初一英语周子钰:这次家校合作培训给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是两个故事,给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活了一万次的猫我学习到,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夯实自己,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次探索之旅,是一种实现价值的方式,那么每一天都是惊喜的发现,而且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多了一份智慧和从容。其次我从美美的故事中学习到,应该做一个像廷柯老师那样有爱心的老师,将班级的每一件小事当作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契机,让班级的氛围平等自由充满爱。
高一班语文徐静婷:教师获得学生尊重和家长认可的前提在学养和德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读专业书,写教学心得体会,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成长。另外要将班级管理思维转变为班级建设思维,尊重学生,发现并表扬学生长处;还要有教育高度,引导学生叩问人生价值,追求高远目标,树立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班级文化氛围。最后,要学会从关爱学生出发,有智慧有方法地处理家长问题。
高一英语周丹丹:作为一名教师,要追求专属教师的幸福感,这一幸福感就包括成就感。而真正有成就的教育,是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做的是育人而不是管人,要在日常点滴中通过点滴话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人格,教师要怀揣着爱和尊重去平等接纳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最大可能地顺应学生的天性,聆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愿,并教育学生学会爱人,学会理解和尊重。
高一英语赵娜:此次讲座培训内容丰富,有深度。
我感触最深的是要多读教育理论的书籍,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正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再去读书就为时已晚了,所以平时要不断充实自己,多读多记,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初二化学刘一璇:2019年1月26日上午,蓝玫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持续了2个多小时,现场的老师们获益匪浅。蓝玫老师运用讲故事和案例的方式使得讲座变得生动有趣,枯燥的理论也变得非常好理解。通过这次的讲座,我认识到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亲子关系是现在青少年中最重要最紧迫的关系,教师教育要在缓和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成长。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对教室和学生保持敬重与敬畏,同时慢慢把教育当成一种使命。
高一政治田晶:蓝枚老师的讲座提到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中让我最形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学生只关心跟自己最相关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就要把话题变为与学生相关的事情,同时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努力让学生亲身经历,构建自己的认知经验,努力成为自己的“主人”。
初一年级数学 王芳 在我看来,家校关系 有界也可以说无界。家校矛盾在我看来,大多是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在沟通之前 ,是彼此的尊重。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其实有时候,老师的越位看起来是错的,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需要老师越位去帮助。
初三数学冯洪克:对于个人来说,努力在自然生命的长度,社会生命的宽度,精神生活的高度方面都更加充实美好。加强自我锻炼,加强自我学习,努力积极进取,在三个纬度方面都更加精彩。班级教育方面,完成从管理者到建设者的转变,让学生,家长都成为家校建设的有机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让我们一起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
初二地理张欣悦:身为新教师在刚步入工作时要更多的向老教师请教经验,并将工作的一些体会想法记录下来,不断思考。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明确家长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变得更好,因此面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时,使用恰当的语言让家长理解我们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更高效的接受教育,以此化解矛盾再具体问题具体沟通解决。而对待学生们之间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不直接批评指出错误的方式,而是用引导的一些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问题所在。
初二语王坤:今天,聆听了蓝玫老师的讲座,我有很多感慨,老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呢?
家长婆婆妈妈的叮咛和嘱托,使孩子们难免厌倦。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有时也觉得很无奈,其中有个别孩子从不缺乏激烈的抗争,老师的爱甚至成为他们恃宠而骄的触发点。引发孩子的兴趣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老师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管理孩子们按规则办事,恩威并重,宽严并济。
高一数学侯通通:听蓝玫老师这场讲座收获最大的就是对《活过一百万次的猫》这个小故事的感触。这是一个写猫的故事,而又不仅仅是在写猫。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白猫”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同事,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身边值得珍惜的每一个人,值得珍惜的每一样事物。我觉得这个故事对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活过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诠释,一生当不负爱与自由。做自由的人,得到别人的爱,有能力去爱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活!这样活过以后,人生才没有遗憾,也不需要再重新来过。当然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的,不仅仅是得到爱情。在这里,爱,只是一个象征,一个比喻。我们爱一个人,感觉生活很幸福;我们热爱知识,使自己变得充实;我们热爱工作,使自己觉得生命价值得以体现。一切能提升生命意义的东西,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