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学习感想(马思超)

发布时间:2015-01-07 | 来源: | 浏览次数:378669

新年之际,学校组织党员老师外出到兰考学习,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特别荣幸地参与到了此次学习活动中。 

河南兰考,因“铜头、铁尾、豆腐腰”的黄河流经,而深受风沙、内涝、盐碱地三害之苦,人民无粮无收入,陷入严重的饥荒之中。很多兰考人民因无法忍受这样的自然环境,决定外出讨饭,扒火车成为兰考人民外出求生活的最主要的方式。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临危受命,来到兰考帮助人民翻身致富,虽然他在兰考只有短短的475天,但是带给兰考的是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此次学习焦裕禄同志,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焦裕禄同志为党和人民献身的精神,他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积极性,能够不怕艰苦,在党、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毅然奔赴最艰苦的地方,扎根实干,亲自调研。他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所以他作为县委书记,每一次的困难他都走在最前面,扛在最前面。刚到兰考时,他亲自到每一户受灾群众家里去了解情况,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受苦,不因自己县委书记的身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把自己放到人民群众中,融入到人民群众中,不仅做人民需要的干部,更是做人民喜爱的亲人。面对近五分之一的兰考人民逃荒外乡的局面,他没有用自己县委书记的身份去打压、去掩盖,而是亲临火车站,与灾民们聊一聊,甚至用关怀的口吻嘱咐每一位逃荒外乡的兰考人注意安全。这一点不仅使兰考人民深受感动,也让我认识到了,学习到了什么才叫做好党员、好干部。第二是焦裕禄同志他不顾个人病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饥苦放在第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焦书记,从不因自己的身体原因影响工作,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他从不以此为借口,而是常常带着病痛走在救灾治灾的第一线。面对要离开兰考回到南方的大学生,他要亲自到火车站送一送,不是用县委书记的身份留住他,而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留住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地方政绩留住他,而是为了帮助兰考人民治灾救灾留住他。为了治理好兰考“三害”,他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为鼓舞兰考人民的干劲,他始终让记者将镜头对准群众,就算是照相这一件小事,都能够做到一切为了老百姓,可见焦书记是真正做到了心中想着老百姓。 

通过学习焦裕禄通知的先进事迹,我了解了什么才是真的的党员,什么才是党的好同志,什么才是人民的好干部。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员。真正评判好干部、好同志、好党员的标杆不仅仅是地方财政上涨了多少,更是要看你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占了多少。作为党员积极分子的我,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当下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