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我永远的榜样(祁英凤)

发布时间:2015-01-09 | 来源: | 浏览次数:343638

2014年12月31日有幸到焦裕禄同志曾经工作的地区----兰考。以前听过,说过焦裕禄,但真真了解焦裕禄,知道焦裕禄的精神,是这次考察之旅最直接的收获。黄河古道边,豫东兰考,风沙肆虐。1964年5月14日,在治“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已有成果,却大功未成时,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因肝癌去世。那一年,他才42岁。回顾这一天的学习,我用四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个关键词:感动

从学校一出发,大巴车上就开始播放电影《焦裕禄》,电影一开始就是焦裕禄同志的追悼会,绵延数十里的送葬队伍,其中绝大部分人是自发的兰考县的村民们,人们发自内心的悲痛,耳朵听着人们的哀哭,我不由得泪流满面。到了兰考的焦裕禄干部培训学院,听培训老师讲焦裕禄的事迹,每每听到他为了摸清沙岗、风口的位置,在黄沙弥漫的几乎把人都要吹走的风中做勘察的时候,在倾盆大雨的夜晚艰难地摸清水的走向,在大雪纷飞中看望生病的无保护老人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这些不是多么的轰轰烈烈的事,而就是这些贴近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的平凡的一件一件的小事,让我感动,让我一直流泪。他是一位值得让人感动流泪的共产党员!

第二个关键词:坚韧

知道焦裕禄同志是肝癌去世的,也在焦裕禄纪念馆里看到他曾经坐过的藤椅,看着藤椅左侧的破损处,我的心也在阵阵地“疼痛”。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肝癌病人的疼痛症状,有钝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当肝穿刺后就会出现肝区剧烈疼痛。回想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不仅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同时还要一直在遭受着肝区疼痛的折磨,从间歇性的,可忍受的,到后来持续剧痛,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甚至最后,他知道自己不行了的时候,为了节约昂贵的止疼药可以为他人服务,而拒绝服用止疼药等等。他是一位很有韧性的可敬可亲的共产党员!

第三个关键词:党性

在《我眼中的焦裕禄》中,时任开封地委书记说,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兰考地区尤为严重。他本来先派一位年轻的干部,但是这位年轻的干部害怕不敢去,躲在厕所里哭。后来就想到了焦裕禄,因为他的党性,不允许他在困难面前退缩。果然,焦裕禄二话没说,就走马上任,来到了这块惨不忍睹的兰考,在电影《焦裕禄》中难民扒火车去逃难要饭的镜头很好地反映了焦裕禄同志当时的艰难处境。苛刻自己,但却为了保护好干部们的身体,更好地除“三害”,不惜冒犯错误的危险。他的心中始终没有自己,只有百姓,只有他人,对比当今如此多的失去党性的贪官们,他是一位让人怀念的优秀共产党员!

第四个关键词:精神

在兰考,在此时此刻,我真正明白,焦裕禄之所以在50年后,我们还记着他的好处,就是作为共产党员的焦裕禄,光明磊落,不以权谋私,他用生命去换老百姓的好日子,他虽然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实现自己的很多愿望,但他的精神永存,老百姓需要这样的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为百姓服务的好干部、好党员,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确很有意义。“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是他的遗言。 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活在人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50年后的今天,时代和人民呼唤更多“焦裕禄”。

这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他会是我永远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