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作重在尽职》一书交流体会——彭春红
“学不可以已”
放暑假前,学校给每位干部发了《工作重在尽职》一书,初看书名即被深深吸引,用了4个中午休息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感到受益匪浅。本书共有八篇,每一篇都听通俗易懂地帮助我们认清“尽职”的含义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意义。结合以上干部们交流的内容,我在此重点交流本书的第八篇内容:尽职需要知识,适时给自己充电。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首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同样适用于工作,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不断更新自己、改革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尽职尽责。如果缺乏学习,只能一味地原地踏步,就是想做到“尽职”,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尽职”就成了一句空话,等待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美国的职业研究专家经过研究指出,所有的高薪者如果不断学习,用不了5年时间,他们就会变成低薪者,也就是说职业半衰的周期越来越短。而当今时代,竞争的不断加剧,正是导致知识折旧日益加快的首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平均周期平均为1年零4个月。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充电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其次,越是学习,才越能让自己感到有所欠缺,工作上才能让自己永不满足。面对中高考的改革,面对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变革,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又怎能固步自封,不求进取呢?只有我们首先不断地通过学习认清形势,清晰目标,掌握方法,才能更好地引领我们积极进取的教师不断地向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从教学走向教学管理,是从一个领域走向了另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所需的知识是极其匮乏的。学校每年都会给干部发一些有关管理方面的书来读,虽然一开始读这些书不如读与专业相关的书让我更顺手,但是正是通过不断的读书交流这样的形式,促使自己读下去,然后读进来,几年中有了很多收获。
作为一名管理工作者,做好工作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更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自己的内涵,让不断地学习、读书,不断地滋养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除了管理方面的书籍、近几年流行的“心灵鸡汤”以及关于做好孩子教育等方面的书籍以外,假期我还读了一些其他书籍,如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原央视戏曲频道著名主持人白燕升的《大幕拉开》、萧红的《呼兰河传》、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书籍以及一些其他的小册子,逐渐又如小时候读书,“杂”读起来。当我今天再拿起《平凡的世界》时,人生的经历,社会的变化,让我对这部作品有了与上学读它时更多的理解和感动,这也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些书的阅读,不会像专业书籍一样给予一个人更直接的所谓的“能力”,但它们内力强大,潜力无穷。除了读书,假期我还痛下决心,用了相当一些时间彻底看完了50集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尽管自己以前为了应对考试,系统地学过党史,成绩也不错,但“应试”的结果是至今有好多问题没搞懂,更有好多知识因为当时是分专题进行学习的,没能搞清其中的关系。这部剧堪称经典,它严肃、认真,又极富艺术性的展现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发展壮大的历史,揭示了共产党、国民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人清晰地认识到:顺乎民心、合乎民意、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看后,不仅过去的很多知识明白了,更体会到经典的力量,给人以震撼。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发言就到此,最后我给大家推荐一部网络上的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相信大家看后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