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职守 学会沟通 提高工作执行力(张万祥)

发布时间:2012-09-11 | 来源: | 浏览次数:370919

终于职守  学会沟通  提高工作执行力

---干部培训学习总结

北京二十中学  张万祥

本学期,学校专门组织了两次干部培训学习,我感到非常及时,学习内容也非常实用有效,对自己提高工作效果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做总结如下:

一、对自己岗位职责的思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中最崇高的岗位是一线教师,一线教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学生传播知识,培养能力。但是一所学校要办成一流的、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优秀的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干部团队带领才能不断的走向卓越。因为任何单位和部门,干部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决策者,二是管理者。前者注重的是领导力,后者注重的是执行力,学校也不例外。

    自己以前是教师、主任、德育校长,初中部主管校长,岗位在不断的变化,工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怎样,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岗位职责意识,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素养,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   学会有效沟通,提升领导亲和力

(一)、对沟通的进一步认识

 沟通通俗的讲就是交流,是人们之间传达信息和感情的过程。有效地沟通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得体的方式,表达信息和感情,并被别人正确理解和执行。

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有效地沟通才能使信息得以有效地传递,干部和教师之间也要通过有效地信息传递才能得以很好地执行管理策略。通过这两次培训学习,对沟通的本质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沟通的本质不在于你表达的是什么,而在于别人理解的是什么。沟通的效果来看主要使对方得到了什么,而不在于你和对方交流的多少。所以我们常常在和教师、学生沟通过程中重在于明确沟通的目标,从而减少无效的沟通。

(二)增强亲和力,提高沟通效果

“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学习。教育管理者提高亲和力,就能增强沟通的效果。提高亲和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以公正的态度待人处事

作为管理者,其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处理与同事或下属的关系时一定要公正,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公正待人处事,既是领导者赢得人心的重要砝码,也是领导着树立威信,凝聚下属的重要手段。如果领导者能够公正处事,下属就会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就高,就会产生亲和一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下级产生不满,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严重地影响凝聚,就会失去群众,失去明心,也就丧失了亲和力。

2、以平等的心态与人相处

平等就是上级与下级之间必须是同志式的关系,上级领导尤其需要格外注意尊重下级的人格和尊严,不仅应平等交往,还要真诚与下级交心,关心他们的贴身利益,从而形成和谐凝聚之风。“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道理,权利越大应该自我意识到责任越大、服务的能力就应该越强。

3、以民主的作风待人接物

民主作风是领导者必备的品格,其实质是相信下属,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领导者如果自以为是,轻视下属,搞一言堂,势必造成孤家寡人,众叛亲离,最终失去民心。

4、要以严格自律的精神率先垂范

领导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身体力行,廉洁奉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领导者。教育领导者更应该是这样,做教育的实践家。能不能严于律己,是否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衡量领导者的道德水准和凝聚亲和力的重要试金石。

5、淡泊名利,谦让大度

领导者在处理各种关系时一定要淡泊名利,有忍让之心,有君子之风,谦虚谨慎,豁达大度。古人云:“能下人者,其志必高,其所志必远。”所以,领导干部只有心境平和,沉静有序,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顺利实现领导目标。

6、理解支持,光明磊落

管理者要注意凝聚周围的同志,应该充分发挥理解和支持的艺术。理解和支持是相互统一的整体,理解了才能信任,信任了才能支持。同时管理者还应该做到心底无私,光明磊落,要有推功揽过、敢于负责的精神和境界,这样就会凝聚大家同舟共济,同心同德。

三、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执行力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完成一项工程,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战略系统,在这个战略系统中有若干个环节来整合在一起,每一个环节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执行,因此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执行力是工作能力,也是一种职业道德。通过培训学习,我对

执行力有了进一步认识。

1、对执行力概念的理解    

执行力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是让组织进行良好运转的能力。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2、要提升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炼和培养

1、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
    确保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沟通,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一个组织健康的表现,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领导人的重要因素。成功沟通的关键是善待差异。所以在日常工作,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差异,我们在沟通中必须有所区别。

2、力争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人是资源,人无所谓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要给他的特点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特点就表现为长处。用人的过程不是如何减少他的短处,而是如何发挥他的长处。

   3要善于给组织制造危机,让员工产生危机意识

   危机是组织的一种动力。人在危机状态下是最能激发人的潜能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讲究实际,注重实效,有效地考核和评价

   奖罚是一种管理反馈,奖罚的作用在于要及时准确。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建立有效地奖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5、要指令明确有清楚的目标导向

    在工作中要引导员工应该正确地做事并且做正确的事。管理者不仅应该知道正确地做事,而且更应该知道做正确的事,不然组织就会失去方向,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就会下降。

6、掌握工作中的ABC分类法

A.必须要做的事;B.尽可能做的事;C.有精力就干的事。

7、学会正确的授权

    授权是赠予别人权利,让其他人来工作的过程。授权是调动下属积极性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授权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原则性。

(8)、营造竞争的氛围

    要想人们重视某件事,就必须让他付出代价。只有提高他的成本,才会让他珍惜收益。按照边际效益递减率,人们对任何事情的感觉兴趣是逐减降低的,所以要不断地制造竞争,以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兴趣。

在初中部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设置竞争的环节和措施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

   (9)积极快速行动

    快速行动是决定执行力成败的重要因素。 执行力要求快速行动,简洁明快,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是领导执行力的重要因素。快鱼吃慢鱼,谁快谁赢。

(10)、细节决定成败

   追求细节有多深入、多执著,执行力就会有多好。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人的成功不在于智商,而在于他的情商素质。教育工作必须是情商极高的人。

(11)、形成强有力的指导力

   个人执行力的高低,关键在于组织执行力,执行力离不开指导力的支撑。要善于指导下属工作,帮助下属提高执行力。

(12)、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有人说人是没有自觉性的,人是需要控制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好人,只有好制度。提高组织执行力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组织制度。

13、要把决策转变为现实

    决策只是一种愿望,关键在于一个“做”字,没有实际行动,就没有执行力。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所以在在教育中要做好工作,手下必须肯投入,肯付出,才有可能做好工作。

    做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要做好本职的工作,提高领导力和执行力是永恒的主题,我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来发展自己,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加工作的决策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