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高二年级思政大讲堂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21 | 来源:高二年级 | 浏览次数:2473

为深入普及民法典知识,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2025年5月12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年级政治备课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治实践活动。同学们将民法典中的法律条文改编成生活化情景剧,通过生动演绎让抽象的法律知识“落地生根”,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沉浸式普法课堂。孙玉柱书记、张万祥副校长、陈平主任、祁英凤副主任、郭鹭鹭副主任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陕西、河南、四川的校长、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也莅临指导活动。

 第一幕:婚姻里藏着的法律“雷区”

舞台上,新娘新婚的喜悦还未消散,就陷入了丈夫要求“婚后必须辞职当全职太太”、被冷暴力对待的困境。通过介绍法定婚龄和婚姻制度中的夫妻双方人身和财产关系平等等原则,“婚姻不是附属契约,而是平等伙伴关系”的理念,深深烙进了每位同学的心里,“原来法律早就是守护婚姻公平的‘超级外援’了!”

第二幕:职场“小白”生存指南

“试用期没工资,不干就走人!”通过剧情,同学们懂得了面对强制加班、克扣工资这些“职场套路”,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例如保存聊天记录、收集工作证据,找劳动仲裁“撑腰”!劳动法像“护身符”一样,守护每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幕:《盗摄风波》与《玩笑背后的代价》

“亲们快看!刚拍的电影名场面!”谁能想到,这看似平常的操作,竟让警察找上门!原来,未经授权拍摄电影片段,哪怕不赚钱、只发给几个朋友,也违反了《电影产业促进法》《著作权法》,触碰了法律红线。剧情的演绎让同学们明白:版权保护可不是一句空话,每一次“我以为没事”的分享,都可能踩进侵权的“坑”!

“快坐!”随着一阵哄笑,被恶作剧抽走的椅子,却酿成大祸,同学后脑重伤,视力永久受损。剧中通过庭审辩论与法条解析,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担责的法律依据,强调“玩笑”可能演变为不可逆的伤害与沉重代价,引导青少年敬畏法律、明辨是非。

第四幕:家庭关系里的“法律真相”

“丧偶多年的老父亲想二婚,子女能拦着吗?”“签了断绝关系协议,真能一刀两断?”表演同学抛出的这些“灵魂拷问”,瞬间点燃全场。通过情景剧,同学们知道了父母的婚姻自由谁也不能干涉,赡养义务永远“在线”,就连财产继承都藏着大学问。原来法律不只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守护家庭温暖、维系亲情的“隐形纽带”。

 演出结束后,张万祥副校长对同学们的创意给予高度评价:“这种‘以案说法’的形式打破了传统普法单向灌输的模式,让法律真正‘活’了起来。”

  这场充满青春活力的思政大讲堂活动,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让同学们在欢笑与思考中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同学们都能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青年,让法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撰稿:高二H3班董末末 程婧蓉

摄影:高二E2班阚兴图 高二E4班王简佳 高二H3班李睿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