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中部举办第十七届“培养核心素养 提升关键能力”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3-04-17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11813

基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3年4月13日16:10,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第十七届“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教育教学论坛在学校图书楼四层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常务副校长兼教学副校长张万祥主持,陈恒华校长、孙玉柱书记、李久省副校长和全体高中部干部、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教育教学论坛的主题是:基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由语文教研室李旭老师和数学教研室付莉老师主讲。

李旭老师做了以“由虚到实——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为主题的发言。李旭老师从解析核心概念、探索培养路径、聚焦课堂实践及课后应用提升这四个方面出发,进行了精彩分享。

 

李旭老师强调,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地,通过教材的有效使用,将用教材教与学的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建立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核心素养。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由虚到实,最终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刘明明老师从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课堂设计出发,交流了自己的听后感想。凌东升老师则从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两个维度谈及了自己的听后体会。 

紧接着,付莉老师做了以“践行教学策略 探索有效课堂——实践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分享。付老师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一关键问题,聚焦于创设“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重视单元教学设计、聚焦城市地标、设置挑战性学习任务这四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付莉老师指出,数学的核心素养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高中课堂中,教师们应创设“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通过目标引领课堂走向、问题驱动聚焦核心任务、应用迁移挖掘方法本质、评价反馈把握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重视单元教学设计,从函数概念到单调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聚焦城市地标——首钢滑雪大跳台,培养学生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素养;设置挑战性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分享结束后,杨柳老师就数学课堂上如何创设合理的现实问题情境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罗艳老师联系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交流。

论坛接近尾声,张万祥副校长就“基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强调总结。张万祥副校长提出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实施策略》(3.0版-AB),通过动态的内外循环图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张万祥副校长指出,指向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教学学习,挑战性的问题发展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学习,应用迁移独立解题、培养习惯、促进学会,系列练习针对目标、分段评价推动课堂、评价反馈嵌入课堂,四方面共同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同时,张万祥副校长对“2022-2023学年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程暨高中部第六届教学研讨月”系列活动进行了总结回顾。最后,张万祥副校长号召: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继续积极实践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扎实探索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持续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本届论坛是高中部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创新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撰稿:贺敬雯

摄像:翟林峰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