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生命如诗——高一年级中华古诗词朗诵大会
高山苍苍,江水茫茫,诗词之美,高山水长。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高一所学古诗词的内涵,品味诗人们的丰富情感和伟大精神,加深同学们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2023年10月20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语文组在高中楼五层报告厅举办了“初心如磐,生命如诗”中华古诗词朗诵大会。
在这次中华古诗词朗诵大会中,各个班级的同学们大显身手,一展班级风采。各班表演不仅有抑扬顿挫的朗诵,还融入了生动形象的表演、古色古香的乐器以及曲调优美的歌曲等,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一片朗朗书声中,隐约夹杂着丝丝琴瑟之音,沁人心脾,令听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同学们有的身着汉服,激昂慷慨,好一个英雄少年郎;有的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演绎出古人的爱恨情仇。
首先是脊梁一班带来的诗朗诵《静女》。他们先演绎了男主人公对所爱女子外貌的赞美和感情的深切,真实地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无限向往,最后以一曲婉转动听的歌曲,表达古人淳朴、自然的爱情观念。
英才三班带来的是诗朗诵《短歌行》。曹操手持酒樽,缓缓走上台,身后是他渴求已久的贤才,一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传达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望和期盼。表演者声情并茂,将曹操与贤才之间的交流演绎得淋漓尽致。全班齐诵更是慷慨激昂,震撼人心!
博学二班的《涉江采芙蓉》朗诵情感真挚,用低吟浅颂、娓娓道来的方式带领大家邂逅了情诗的甜蜜与离愁,感受到了千年前游子思妇如泣如诉的幽怨。从他们声情并茂、真切纯粹的朗诵中,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涉江采芙蓉图”生动呈现于观众眼前。
博学六班的诗朗诵《归园田居》,加入了大量课外诗文朗诵,表现陶渊明人生经历、精神追求的变化,展示了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愿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生活的恬淡惬意。不做官场的奴隶,不做追名逐利世态的追随者,他的一生,只想与自然相伴。
博学五班的诗朗诵《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梦境引出她与诗仙李白的互动,梦中赏析诗歌美感,品鉴诗人精神。幽默风趣却又饱含深意的表演,让观众们乐在其中。观众们被李白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所折服,敬意由心而生。
英才二班带来的是诗朗诵《登高》。同学们的齐诵时而沉郁顿挫,时而愤懑高昂。他们用自己的表演为杜甫鸣不平:同情杜甫的遭遇,叹其命运多舛,却又赞叹杜甫那即使自己人生颠沛流离却仍忧国忧民、关心国家之事的无私情怀。
博学三班的诗朗诵《琵琶行》,用古筝、二胡等多种乐器融合演奏,琵琶女眼含忧愁地演奏着凄凉哀怨的乐曲,令人戚戚。白居易的出场点燃了全场,表演者用深情激昂的声音诉说着白居易悲惨曲折的一生,诉说之时,下台与观众频频互动,入情入心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博学一班的诗朗诵《虞美人》,加入了对南唐后主李煜生平经历的演绎。表演者把李煜曾经的人生得意、后来的国破失意表现得生动传神,触动人心。课外诗词的引入为节目增添了历史厚度,把李煜的愁情表现得足够深重。
英才一班带来的是诗朗诵《鹊桥仙》。牛郎织女远远相隔一条银河,心中有情却不得相见,一年一次见面让他们更加珍惜他们之间的真情。英才一班的表演让大家真实感受到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英才四班的诗朗诵《声声慢》里,表演者身着汉服,朗诵李清照的另一首词《点绛唇》,引出主要诗篇。婉转细腻的声音里,点点滴滴都是李清照“愁”的剪影,她愁家、愁己、愁时、愁国,观众们在一句句朗诵中听出了易安居士的万般愁情。
博学四班的诗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一改缠绵情态、婉约词风。一位同学身着古装,缓缓走出,一边朗诵,一边演绎苏轼神情举止,将苏轼的慷慨激昂、壮志难酬和旷达释怀层层传达而出。台上几位同学的齐诵和台下全班同学的齐诵交相展示,气势十足。
脊梁二班带来诗朗诵《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领诵与齐诵相互配合,道出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壮志难酬之意。“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仰天呐喊,道出对廉颇的惋惜,同时表现出辛弃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无人过问无人知晓的悲哀,可谓悲壮。
各班朗诵表演结束后,全体高一学生集体诵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继而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态度,抒发了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朗诵此词,同学们既能感受到伟人的青春风采,又能反省自身,思考自己青春的价值。
本次中华古诗词朗诵大会,在短短一个多小时中,掀起了一次次浪潮,表演者与听众沉浸其中,受益匪浅。
活动进入尾声,高一年级主管校长张万祥副校长进行点评,表示了对此次活动的肯定和赞扬,指出这类活动在学科活动中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激发了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在高一年级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学习氛围,应当继续进行下去。
16岁的稚气,梦中波澜着五千年的神秘,古国存古义;16岁的单薄,脚下雄浑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巍峨,厚土载厚德。16岁的生命也理应有真挚的情感、滚烫的理想和深重的责任。生命如诗,意蕴深远。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生逢盛世,让我们肩负时代之责,以生命之诗谱写祖国的未来!
撰稿人:英才3班马婧涵
审稿人:陈泽娅 聂芳 郭鹭鹭
供稿人:高一语文组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