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防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发布时间:2021-05-17 | 来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 浏览次数:76317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2021年5月12日,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了“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防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为更好地给同学们进行指导,此次演练,学校邀请到《城市与减灾》杂志主编罗华春老师来到现场。罗老师长期从事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灾害防治与救援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我校此次演练分两个环节:防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9:30警报响起,预示着地震发生,老师们沉着冷静,指挥学生科学、有序进行避险。有的同学钻到桌下,有的同学躲在墙角。一分钟后,老师组织同学们迅速撤离,3000多名同学5分钟内完成疏散、集结,整个过程同学们有序撤离、安全集结。集结完成后,抢险救灾组抬出“伤员”,医疗救护现场进行头部包扎,这个过程医疗救护组专业老师对包扎方法进行介绍,同学们通过大屏幕观看了清晰的示范。然后医疗救护组又做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的完整介绍,医护人员娴熟的动作、规范的操作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给全校师生做了一次生动的培训。

最后,罗华春老师对此次演练进行了点评。他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中所有同学的良好表现,以及我校良好的防灾减灾组织能力。同时他也进一步对同学们进行科学避险和学校相关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给予了指导。

通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等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了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防灾减灾 (13).JPG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