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5班召开“焕发劳动热情,展现青春之我”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22-06-28 | 来源:高一年级 | 浏览次数:14743

2022年6月22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5班召开了以“焕发劳动热情,展现青春之我”为主题的班会。本次班会由班主任张小艳老师组织,秦嘉泽同学主持,全体同学参与。参与本次班会的老师有王瑞群副主任、顾卉青主任、冯彦国主任、高一年级各班主任以及部分青年教师。

本次班会的内容主要由线上居家生活与线下校园生活组成。在居家学习期间,疫情阻挡了同学们外出的脚步,足不出户的同学们在家里参与劳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家长分忧。同学们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对劳动的理解,呈现形式多样,呈现内容精美。有同学居家进行整理家务活动,有同学进行美食烹饪,有同学进行动植物培养,也有同学用手抄报展示自己对劳动的理解。田佳同学就种植植物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到了劳动的不容易,提醒我们要享受劳动过程、珍惜劳动成果。

image005.png image006.png

image007.png image008.jpg

在前不久,在学生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班级已顺利完成值周育人的活动。以劳动的方式充实校园生活,其中礼仪岗和清扫校园的任务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项乾同学对本次值周育人活动的感受分享,使学生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也感到自身的不足。这些都促进了学生自己能够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加强同学的劳动观念,明白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值周育人的同时,在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无人机课程的学习,通过一周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在不断深入了解无人机领域的同时,利用编程程序学习操控无人机完成交通信号灯、8字飞行、飞越挑战卡、飞越障碍等多个飞行任务。

李宇翔同学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航天人走过了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以及关于无人机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同学们认识到:小小的一架无人机,内里竟然藏着如此奥妙,在学习完无人机课程后,同学们不得发出这样的感慨,从最初的摸索尝试,经过无数次的调整修改,最后随着承载着大家心血的无人机稳稳地飞上天空,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自豪,也有一种莫名的面向未来,充当脊梁的担当感,更想起那些勇于担当使命、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中国航天人。一代代航天人,用他们的劳动和汗水,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吸取他们的经验成果,我们才能创造出如此卓越的进步成果。

image013.png

image015.jpg

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敢于战斗,敢于攻关,敢于奉献”的航天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线下的校园生活到现在的居家学习,虽然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是我们心中热爱劳动、坚持劳动的精神没有变化。

紧接着,同学们就今天劳动班会课展开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张凌溪同学说到劳动的定义是广泛的,我们在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高中阶段值周育人课程的安排就是为了达到对我们生活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有点累,但是从升旗、站岗、降旗中,学习到了很多。史天怡同学说这让我想到学校分给每个班一块地,可以由我们亲手进行种植,也很期待早日能够进入实践阶段,让我们成为培养和见证结果的主人,这个过程应该是值得期待,也是令人欣喜的。李宇翔同学说我们在无人机课程中,不难发现,航天是科研的前沿,前沿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课程,这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在告诉我们今天努力学习和奋斗的意义。

在班会的尾声,班主任张小艳老师对此次班会课进行了点评,提到希望同学们能有形的劳动和无形的劳动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我们的劳动达成所愿。同时希望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以及漫长人生路的每一步,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奋进,达成心中所想。

最后,王瑞群副主任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同学们给予深切嘱托,勉励同学们在张小艳老师的带领下,能够真正的学习、领悟这些精神,并将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劳动的方式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断改良自己的精神风貌,成为真正的中国脊梁。

 


撰稿:程曦、秦嘉泽、张凌溪

审稿:王瑞群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