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张凯教授为高三年级做心理辅导讲座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下午举办了主题为“成绩背后的差异:优秀&普通”的心理辅导讲座,会议邀请到了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张凯教授作为此次主讲人。
张教授对比了高三年级学生与国家运动员在心态调整、持续训练、克服困难等方面的相似性,指出高三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如何在重要考试前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状态调整到最佳。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成的,更需要持续不断的训练积累。
面对学习兴趣不足,主动性不高,不够自律等问题,学生们该如何调整自己?张教授分别列出七种优秀学生身上的品质或能力并一一给出相关建议。第一种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不求快,不求多,而讲求效率。一个好的学习策略是学生与高分之间的桥梁。例如学生在考试后应及时反思并寻找出路,这就是属于自我的评价策略。第二,树立坚定的信念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失败归于天赋不足,而要归于努力不足。因为天赋是生来就确定的,但努力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学生们应自我激励,只要努力就能比今天的自己做的更好。第三,学生应在日常练习时摆出考试心态,在考试时以平常心对待。第四,增强自信心。往往对学科的投入越多,对该学科的自信越高。提高实力就是提高自信,自信心引领着学生持续向前。第五,坚持完成任务。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任务上,而不是自己的情绪。要时刻激励自己不能放弃,培养语言暗示习惯,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贴在床头每天激励自己。第六,当出现问题时不要着急向外界找借口,先反省问题是否出现在自身,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七,延迟满足能力。生活中最好的奖励往往来得最迟,不要因短时间看不到效果就放弃,同学们需要认清方向并坚定走下去。
在讲座的最后张教授总结道: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人人格与能力的体现。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尽快调整状态,开启新一段征程。旅途还长,让无限的潜力与坚定的目标引领起航,在磨砺中不断成长,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撰稿:高三S1班李安雅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