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开展高一年级团队素质拓展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08 | 来源:高一年级 | 浏览次数:8849

在严肃又紧张的期中考试之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于2022年11月4日下午,在张万祥副校长的策划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和高一年级组的组织下,顺利开展了高一年级心理减压赋能拓展活动。二十学子们迎来了阳光、充实、有趣味、有意义的户外拓展,挑战自我,团结协作,铸就卓越。

活动开始前,各班抵达操场正中央。在张副校长激昂的鼓励,细心的嘱咐后,拓展教练在主席台为同学们讲解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热身活动。

各班带到指定位置集合,由班委组织绘制班旗、制定口号。随后每班进行了精彩展示,摆出霸气十足的队形,喊出班级青春洋溢的战斗宣言。

同学们在击鼓颠球项目中,彰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尽管在一开始十二个同学难以共同发力,配合默契,但是随着不断的练习和教练员的悉心指导,大家都渐渐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成功垫球的数量越来越多,同学们相互之间也越来越默契。

在第二项“不倒森林”的活动中,十位同学每人用手掌部位控制一根塑料棒,当松开自己手中的棒时,要迅速去接到前面队友的棒,依次轮换,连续五次算成功。任何一人的棒倒掉或者用另一只手去扶棒时视为失败,必须全部重新开始。在保证“安全率”的同时,也需提升速度。看似简单的任务,落实到一个团队去完成的时候就不简单,一次次的失败让我们感受到:只要把自身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给团队最大的支持。比如喊口号“1”时,每位同学记得向前迈一步;喊道“2”时,大家迅速松手并集中注意力接到前面的棒。同时,也不能毫不顾及身后的同学,需要在向前接棒的同时尽量稳住手中的棒。这个游戏考察了大家的配合和敏捷程度。每一次失败后要进行思考、反思。整个团队需要默契的配合,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合不合适,喊口号的同学口号间的时差是否刚好让倒了棒的同学准备好再次开始等等这些细节都需要大家的沟通、磨合,并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找到节奏。

下一项“千里传珠”项目,则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全力配合,U形管的对接既要快,更要稳,需要控制好节奏,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凡事不必贪快,控制节奏非常重要,一切只为最终的胜利。轨道的高低、方向都需要大家团结一心来控制。

“环环相套”可以算是本场难度系数较高的一个项目了。每组围成一个圈,同学之间必须全程手牵手,培训师在两名同学之间挂上绳套,将绳套绕过每位同学身体,完成一周即为挑战成功。全程同学们的手不准断开,一旦断开即为挑战失败。这项活动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自身极难动弹的情况下完成绳套的传递。我们认为此项挑战的关键在于互相帮助,尤其是当绳套卡在某一队友的头部或肩膀时,相邻的同学千万不能眼看着,必须在保证不松手的前提下尽量帮助对方。只有这样游戏才能顺利进行。

紧接着,各班的健将们将要练习集体跳大绳的项目。一个,两个,三个…… 只有在绳上的八位同学连续条过八个绳,才算通关。每位同学跟着摇绳同学的节奏,全神贯注,不敢有半点疏忽。每一位同学在跳绳的过程中,都拼尽全力,为班级争光。

最后,每班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圈,开展紧张而刺激的最后一项活动——激情节拍。此项活动要求同学们迅速集合并掌握好间距。既要加快速度,又要避免出错。“一二三”“我们是”“一二三四五六!”“我们是最棒的!”“耶!”......在口号声与欢呼声中,同学们圆满完成了今天的比赛。

此次高中部心理减压拓展活动,强调团队精神。这些项目要求我们凝心聚力,用集体的智慧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我们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各成员之间的能力和特长就应该取长补短的。只有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健康向前发展。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每个人在平时学习中都有很多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能不能超越自我,实际上就是看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能否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我们身上,而我们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撰稿:博学2班 邹竞靓

摄像:蔡思远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