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化学教研室开展校本课题结题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27 | 来源:化学教研室 | 浏览次数:12090

2023年12月21日下午1:30,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化学教研室举办了2023年校本课题结题交流会。

会议由化学教研室主任郭鹭鹭主任主持,同时邀请了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教研员李伏刚老师担任外聘专家,课程与教学中心陈平主任莅临指导,全体化学老师出席本次会议。

围绕着教研室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主题,老师们分别从课堂实施、评价反馈、单元设计等角度开展自己的研究,内容模块涉及到了水溶液、有机等多个板块。老师们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过程、教学实践、研究结果和教学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结题答辩。课题既体现了老师们平时工作的点滴感悟,又包含了对于先进教育理念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专家评审环节,李伏刚老师对各位老师的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肯定。李老师指出老师们的课题应该以小见大,小细节才能更充分地说明大道理。在5分钟的结题发言时,老师们进行了时间上的统筹安排,用30秒简要说明自己研究的目的及内容,3分钟左右重点说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最后,再进行研究反思。同时,老师们每年进行一个课题,在结题报告中不光要体现成果有哪些,还应该展示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另外,教学评价要求真务实,是指在一个环节或阶段结束以后,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评价,以指导第二阶段的教学任务。李老师就有机化学的高三复习以及元素化合物教学还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活动最后,陈平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陈主任首先非常感谢李伏刚老师莅临本校,并对本次结题汇报予以大力支持,同时陈主任也指出,老师们在将自己的公开课与课题结合的时候,可以更加侧重于对公开课的备课及研究过程。其实,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模块的教学都可以作为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这一个研究的课题也可以影响到其余的课堂设计。

 

 


撰稿:刘一恒

审稿:聂桂秋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