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研室召开“2021年度校本课题开题会”
2021年3月24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综合楼水环境实验室,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本课题开题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化学教研室主任张景富老师和全体化学教师。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其中,科学思维能力是众多能力的核心。作为基础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顺应时代和新课标的需求,二十中化学组的老师们以“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展开校本课题的研究。
首先,由张景富老师介绍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张老师提出:思维是常态化科学探究教学的灵魂,强调思维的培养需要常态化。同时张老师指导老师们在选择以思维能力培养为目的进行课题研究时,切记宽泛无效的主题,研究主题需要聚焦到某一个点上,才能使科学研究真正落地。
接下来,是各个备课组派代表进行备课组的开题答辩。初三备课组由郭文婷老师代表发言,初三备课组以“真实情境在初三化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并从课题研究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课题研究的价值三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高一备课组的开题由吕海娟老师代表,结合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课型中化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主题,高一年级的三位老师分别开展了概念形成课,习题讲评课,实验探究课中进行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究。并从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孙慧娇老师代表高二备课组进行开题发言,根据高二年级的教学特点确定了“选择性必修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主题,本课题课题主要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问题解决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思维能力。
高三年级马上面临高考,北京高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较高,结合这一实际,高三年级确定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关键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由刘一恒老师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实施计划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汇报。
活动最后,张老师对各备课组的选题、研究计划等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总结,并指出各备课组的选题切合各自的教学实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本次开题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吕海娟
摄像:沈萍
审稿:教科室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