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中国脊梁——主题教育暨业余党校第三课
2024年3月22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中国脊梁’——主题教育暨业余党校第三课”顺利召开,高一全体团员参会。本次活动由团委书记刘云老师组织,贺敬雯老师主持,张万祥副校长主讲。张副校长围绕着“信仰”一词展开了本次课程。
信仰,就是把自己的灵魂交给某项事业——不论道路如何,不论成败如何,只知道,自己以及自己的灵魂做出了这个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段不断坚持走的信仰之路。
本次课程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共产党人的信仰。张副校长带领学员们从两个方面解读了这一标题,第一,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共产党人的信仰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体现在他们的价值追求上;还体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这种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信仰,更是一种实践上的信仰,是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坚定和升华的。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从这方面来说,共产党人的信仰则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部分:信仰的力量。张副校长主要围绕着中国红军的长征展开了讲述。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内动力。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即是无穷。在远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奋战到底的决心,有坚定不移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才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获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由此我们意识到:任何伟大的事业,必然依靠信仰,没有信仰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三部分:学习时代脊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这一部分,张副校长为学员们列举了几位脊梁人物的事迹及他们个人的信仰。李大钊作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慷慨激昂的、蕴藏着巨大能量的预言——“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便是他的信仰,支持着他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为中国的共产主义做出最大程度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铁人王进喜,他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质朴无华的语言中闪耀着他信仰的光芒。这就是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艰苦创业的信仰。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拥有千千万万不同的信仰,可他们中相同的是: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漠视磨难,淡看生死,忘我奉献。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解放全人类”的最高理想,在苍茫宇宙间树立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信仰丰碑!
第四部分:树立崇高理想,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学习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也看到了先辈们的信仰,在最后,我们要学习如何才能做到坚持自己的信仰,应做到: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实践能力;坚定信仰。相信想要真正做到坚定伟大的信仰并不能止步于以上五点,也需要同学们不断去实践、去感悟、去寻找真正的信仰。
希望每位学员都能够做到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刻苦努力学习,掌握扎实本领,争做中国脊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