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风采杯”(第二届)中学教师教学成果(论文和案例)校级展示活动获奖情况公示
我校为落实海淀区“风采杯”(第二届)中学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为我校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示范、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理论研究水平,整体提升我校教师队伍质量,学校面向全体一线教师开展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风采杯”教学成果(论文和案例)的校级展示活动。学校聘请了所有学科的校外专家,经专家对148篇教育教学论文和139篇教学案例进行了认真地评审,共评出了论文一等奖55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41篇,案例一等奖51篇、二等奖49篇、三等奖39篇。现公示如下(详见excel表格)。
如有问题或疑义,请联系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或初中教学处、高中教学处。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2018年5月3日
一等奖(论文)
序号 | 学科 | 作者 | 标题 | |
1 | 语文 | 杨柳依 |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建议书写作中的运用 | 一等奖 |
2 | 语文 | 罗杰 | 把握本质,循序渐进,经典之光照进现实人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四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一等奖 |
3 | 语文 | 索亚菲 | 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研究 | 一等奖 |
4 | 语文 | 李媛 | 任务群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 | 一等奖 |
5 | 语文 | 李立宁 |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改革 | 一等奖 |
6 | 语文 | 冯春莉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探索整本书阅读策略 | 一等奖 |
7 | 语文 | 张蓓蓓 | 衬托手法在《水浒传》中的运用 | 一等奖 |
8 | 语文 | 张欣 | 论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以《红楼梦》《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 一等奖 |
9 | 语文 | 莫赛 | 浅谈游学活动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山东游学课程设计为例 | 一等奖 |
10 | 数学 | 刘颖 | 关注图形的生成过程,寻求有效的切入点 ----几何特征代数化的策略研究 | 一等奖 |
11 | 数学 | 付莉 | 在解析几何复习课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 一等奖 |
12 | 数学 | 马丽云 |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 | 一等奖 |
13 | 数学 | 关磊 | 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 | 一等奖 |
14 | 数学 | 王朋超 | 深度学习背景下方程与不等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 | 一等奖 |
15 | 数学 | 杨柳 | 图形计算器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一等奖 |
16 | 数学 | 伊红旗 | 利用《几何画板5.0》制作椭圆小工具加深椭圆概念理解 | 一等奖 |
17 | 外语 | 竹怀侠 | 利用多元评价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 一等奖 |
18 | 外语 | 王丽俐 | “阅读圈”在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19 | 外语 | 刘丽娜 |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词块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 一等奖 |
20 | 外语 | 庞春雯 | 通过语块理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等奖 |
21 | 外语 | 武瑛 | 利用读写结合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的行动研究 | 一等奖 |
22 | 外语 | 王斯琪 |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典范英语教学小组活动展示为例 | 一等奖 |
23 | 外语 | 陈秀辉 | 通过深度学习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 一等奖 |
24 | 外语 | 苗禾 | 北京中考英语人机对话特点及教学策略 | 一等奖 |
25 | 外语 | 刘馨临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以《典范英语》活动设计为例 | 一等奖 |
26 | 物理 | 赵志龙 | 《电势能 电势》教学策略研究 | 一等奖 |
27 | 物理 | 聂桂秋 | “5E”学习环模式下的一节物理课的设计 | 一等奖 |
28 | 物理 | 李小艳 | “5E”学习模式在初三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以液体压强为例 | 一等奖 |
29 | 物理 | 熊胜明 | 科学探究类物理试题特点及应对策略 | 一等奖 |
30 | 物理 | 李浴振 | 合理创设情景有效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 一等奖 |
31 | 物理 | 李依涵 | 应用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提升 | 一等奖 |
32 | 化学 | 王慧 | 手持技术在初中化学阶段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一等奖 |
33 | 化学 | 刘一恒 | 化学学科思想的建构——控制变量思想的应用 | 一等奖 |
34 | 化学 | 郭鹭鹭 | 立足高考化学特点 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 一等奖 |
35 | 生物 | 孙增美 | 初中生物生活化作业的实践和反思 | 一等奖 |
36 | 生物 | 杨丹丹 | 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一等奖 |
37 | 生物 | 庞鹏飞 | 高中生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解析与教学策略 | 一等奖 |
38 | 生物 | 薄乘鹤 | 用手机拍摄单细胞生物 | 一等奖 |
39 | 生物 | 周义超 | 核心概念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研究 | 一等奖 |
40 | 历史 | 徐玉凤 | 基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 一等奖 |
41 | 历史 | 曹钧 | 史料实证与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 一等奖 |
42 | 历史 | 耿爱霞 | 适应部编历史教材的变化,立足学科素养教学 | 一等奖 |
43 | 历史 | 张曼 | 以《分封制》教学谈“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 一等奖 |
44 | 历史 | 刘东兴 | 依托史料实证之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尝试 | 一等奖 |
45 | 地理 | 白如静 | 初中地理学生课堂绘图设计的研究 | 一等奖 |
46 | 地理 | 戴红 |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探讨“大气专题”中概念的教、学策略 | 一等奖 |
47 | 思想政治 | 苏亚楠 | 论思想品德课人文素养的生成 | 一等奖 |
48 | 思想政治 | 徐琳琳 | 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一等奖 |
49 | 技术 | 程磊 | 项目学习中项目主题选择的策略 | 一等奖 |
50 | 技术 | 张振峰 | inventor三维设计辅助通用技术结构设计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51 | 艺术 | 袁迪 | 用爱与耐心浇灌每一颗心 | 一等奖 |
52 | 艺术 | 袁树平 | 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 | 一等奖 |
53 | 体育与健康 | 马东恩 | 初中学生体育课上缺乏学习积极性 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 一等奖 |
54 | 体育与健康 | 刘云 | 课堂教学中发展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 | 一等奖 |
55 | 综合 | 谢庆红 | 高一年级生涯发展特点及对生涯教学的启示 | 一等奖 |
一等奖(案例)
序号 | 学科 | 学段 | 作者 | 标题 | |
1 | 语文 | 初中 | 肖雅琳 | 《荷》专题 | 一等奖 |
2 | 语文 | 初中 | 刘晖 | 《春》教学案例 | 一等奖 |
3 | 语文 | 初中 | 赵倩 | 《黄河颂》—诵读指导 | 一等奖 |
4 | 语文 | 高中 | 曹淑君 | 翠翠的美丽小世界——《边城》主题探讨 | 一等奖 |
5 | 语文 | 高中 | 罗杰 | 《陶渊明的“田园”专题》 | 一等奖 |
6 | 语文 | 高中 | 李媛 | 基于整本书阅读理论指导下的《呐喊》教学策略研究 | 一等奖 |
7 | 数学 | 初中 | 王云松 | 完全平方公式 | 一等奖 |
8 | 数学 | 初中 | 潘琪 | 与正方体对角线有关问题的思考 | 一等奖 |
9 | 数学 | 初中 | 高超 | 圆中的最值问题 | 一等奖 |
10 | 数学 | 初中 | 刘亚静 | 立方体的展开图 | 一等奖 |
11 | 数学 | 初中 | 王朋超 | 从数据谈节水 | 一等奖 |
12 | 数学 | 高中 | 马可 |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一等奖 |
13 | 数学 | 高中 | 王瑞群 |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一等奖 |
14 | 数学 | 高中 | 卫雅楠 | 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一) | 一等奖 |
15 | 外语 | 初中 | 韩嶙嶙 | 八年级下册教学案例unit7 | 一等奖 |
16 | 外语 | 初中 | 齐豪杰 | 中考阅读专项复习——猜测词义 | 一等奖 |
17 | 外语 | 初中 | 孙雯 | Sad but Beautiful | 一等奖 |
18 | 外语 | 初中 | 何育桀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 | 一等奖 |
19 | 外语 | 高中 | 竹怀侠 | Unit 18 L1 What Is Beauty? | 一等奖 |
20 | 外语 | 高中 | 张雪艳 | Unit20 Lesson 1 New Frontiers | 一等奖 |
21 | 外语 | 高中 | 郝午阳 | Beijing Opera | 一等奖 |
22 | 外语 | 高中 | 孙军伟 |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一等奖 |
23 | 物理 | 初中 | 闫丽莎 | 电学实验复习 | 一等奖 |
24 | 物理 | 初中 | 王祎萍 |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案例 | 一等奖 |
25 | 物理 | 初中 | 李浴振 | 电流的热效应 | 一等奖 |
26 | 物理 | 高中 | 张晓 |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 一等奖 |
27 | 物理 | 高中 | 金宏强 | 超重与失重 | 一等奖 |
28 | 物理 | 高中 | 朱宁宁 | 《楞次定律》教学案例 | 一等奖 |
29 | 化学 | 初中 | 高孟雪 | 如何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 一等奖 |
30 | 化学 | 高中 | 李婷婷 |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 一等奖 |
31 | 化学 | 高中 | 沈萍 | 生命的能源物质-糖类 | 一等奖 |
32 | 化学 | 高中 | 王秀玲 | 我为绿植制备营养餐 | 一等奖 |
33 | 化学 | 高中 | 孙慧娇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课教学案例 | 一等奖 |
34 | 生物 | 初中 | 刘晨曦 | 疾病与健康 ——远离隐形杀手冠心病 | 一等奖 |
35 | 生物 | 高中 | 顾卉青 |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 一等奖 |
36 | 历史 | 高中 | 刘东兴 | 抗日战争 | 一等奖 |
37 | 地理 | 高中 | 赵韬夫 | 热力环流 | 一等奖 |
38 | 思想政治 | 初中 | 苏亚楠 | 绽放生命之花 | 一等奖 |
39 | 思想政治 | 高中 | 符冰菲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一等奖 |
40 | 思想政治 | 高中 | 马志群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一等奖 |
41 | 技术 | 初中 | 周洪万 | 搬运机器人制作触动传感器的使用 | 一等奖 |
42 | 技术 | 初中 | 赵学 | 购物车接小球APP游戏设计与开发 | 一等奖 |
43 | 技术 | 高中 | 宋婷婷 | 桐木条承重结构的设计与制作—初识 结构 | 一等奖 |
44 | 艺术 | 初中 | 周辰 | 古筝教学孟姜女 | 一等奖 |
45 | 艺术 | 高中 | 王凤姣 | 我们的一天——舞蹈创编 | 一等奖 |
46 | 艺术 | 高中 | 王红果 |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 一等奖 |
47 | 体育与健康 | 初中 | 景慧娟 | 经单肩后滚成跪撑平衡 | 一等奖 |
48 | 体育与健康 | 初中 | 段来峰 |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 一等奖 |
49 | 体育与健康 | 高中 | 宋跃生 |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战术配合 | 一等奖 |
50 | 体育与健康 | 高中 | 侯金鹏 |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 一等奖 |
51 | 综合 | 高中 | 狄琪琪 | 生涯决策—我的决策平衡单 | 一等奖 |
二等奖(论文)
序号 | 学科 | 作者 | 标题 | |
1 | 语文 | 张素伟 | 《西游记》学习活动设计探究 | 二等奖 |
2 | 语文 | 韩杨 | 立于学情,据于教法,成于有序——浅谈精心指导下的有效教学 | 二等奖 |
3 | 语文 | 徐沙沙 | 联系与创造——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小议 | 二等奖 |
4 | 语文 | 谢丽红 | 初三非连续文本阅读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升 | 二等奖 |
5 | 语文 | 张静 |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天地中自由飞翔 | 二等奖 |
6 | 语文 | 白亚芳 | 引导学生参与,收获别样经历,感受大师魅力 | 二等奖 |
7 | 语文 | 李旭 | 利用学生已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 二等奖 |
8 | 语文 | 于晓磊 | 诗中有画 以画悟诗——“诗画结合”的教学策略在《归园田居》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9 | 数学 | 张程艳 | 新课标指导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与应用》教学为例 | 二等奖 |
10 | 数学 | 陈娟、郭高娜 | 从“关注教知识”到“关注提升学科素养”----- 一节公开课的研磨与思考 | 二等奖 |
11 | 数学 | 雷祖法 | 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究 | 二等奖 |
12 | 数学 | 梁云志 |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 二等奖 |
13 | 数学 | 卫雅楠 | 解析高中数学中“精确度”与“精确到” | 二等奖 |
14 | 数学 | 吴雅萍 |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践 | 二等奖 |
15 | 数学 | 邵香莲 | 新授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 二等奖 |
16 | 外语 | 关高 |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 二等奖 |
17 | 外语 | 粱亚楠 |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读后活动的设计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二等奖 |
18 | 外语 | 安琦 | 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中的体现 | 二等奖 |
19 | 外语 | 齐豪杰 |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猜词题目中的研究——以校本教材中的题目为例 | 二等奖 |
20 | 外语 | 张慧 | 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 二等奖 |
21 | 外语 | 孙军伟 | UbD框架下,高一学生英语网络写作“以评促学”初探 | 二等奖 |
22 | 外语 | 欧丽娜 | 泛读中的词汇积累 | 二等奖 |
23 | 外语 | 郝武阳 | 范文背诵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 二等奖 |
24 | 外语 | 孙亚平 | 文学圈——中学英语泛读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以Elsa Kills a Buffalo泛读课为例 | 二等奖 |
25 | 外语 | 刘亚林 | 引导初中学生积累英语交际话题素材 | 二等奖 |
26 | 外语 | 周阳玢 | 以诗歌为翼培养人文情怀----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诗歌泛读教学 | 二等奖 |
27 | 物理 | 邱雪 | 培养学生从生活引发思考,用物理探究规律的能力--以杠杆平衡条件为例 | 二等奖 |
28 | 物理 | 张雨硕 | 充分利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 二等奖 |
29 | 物理 | 王永德 | 物理发展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 二等奖 |
30 | 物理 | 朱宁宁 | 浅谈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培养方式 | 二等奖 |
31 | 物理 | 徐利华 | 基于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实践研究———以“运用动量定理解决连续作用问题”教学为例 | 二等奖 |
32 | 物理 | 刘颖 | 基于微观模型的恒定电流复习研究 | 二等奖 |
33 | 物理 | 张晓 | 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 | 二等奖 |
34 | 化学 | 孙慧娇 | 论“水的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中的教学价值 | 二等奖 |
35 | 生物 | 冯爽 | 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的初步思考 | 二等奖 |
36 | 生物 | 张勇 | 北京生物高考开放性复杂答案的试题分析探究 | 二等奖 |
37 | 生物 | 周晓宁 | 试卷讲评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 二等奖 |
38 | 历史 | 张浩墨 | 《以境带情,提升高中历史课堂实效》 | 二等奖 |
39 | 历史 | 马立军 | 《历史教学法指导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 二等奖 |
40 | 历史 | 曹胜 | 《通过视频材料的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二等奖 |
41 | 历史 | 朱伟明 | 朱伟明《“史料实证”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方法初探》 | 二等奖 |
42 | 地理 | 林中弘 | 立足课堂活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改 | 二等奖 |
43 | 地理 | 王丹丹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二等奖 |
44 | 思想政治 | 张江雁 |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成点的分类”研究 | 二等奖 |
45 | 思想政治 | 连强 | 当前初中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 二等奖 |
46 | 艺术 | 张超 | 《初中阶段的藏书票教学初探》 | 二等奖 |
47 | 艺术 | 桑甜甜 | 《瑶族舞曲 ,民乐飘香——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 二等奖 |
48 | 艺术 | 张蓝月 | 《核心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落实的有效性探究》 | 二等奖 |
49 | 体育与健康 | 罗猛 | 对高中体育教学“多班合并分项教学”课型的探析 | 二等奖 |
50 | 体育与健康 | 毛川 | 中长跑教学对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 二等奖 |
51 | 体育与健康 | 孙超 | 论“立德树人”理念在中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52 | 体育与健康 | 张伟 | 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二等奖 |
二等奖(案例)
序号 | 学科 | 作者 | 标题 | |
1 | 语文 | 张素伟 | 《秋天的怀念》 | 二等奖 |
2 | 语文 | 李立宁 | 我的《水浒传》 | 二等奖 |
3 | 语文 | 刘明明 | 《大铁椎传》教学案例 | 二等奖 |
4 | 语文 | 陈曦 | 《论语·论孝》 | 二等奖 |
5 | 语文 | 居铁 | 《论语》论孝 | 二等奖 |
6 | 语文 | 李旭 | 《大铁椎传》 | 二等奖 |
7 | 数学 | 杨柳 | 线性规划在解题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8 | 数学 | 王鲜丽 | 《28.1锐角三角函数》 | 二等奖 |
9 | 数学 | 多化全 | 17.1.1勾股定理及拼图验证 | 二等奖 |
10 | 数学 | 明晓一 | 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 二等奖 |
11 | 数学 | 罗艳 | 解析几何中的一类转化问题 | 二等奖 |
12 | 数学 | 张程艳 | 解析几何中的一类转化问题(第二课时) | 二等奖 |
13 | 数学 | 王晓青 | 平面向量数量积 | 二等奖 |
14 | 数学 | 李艳肖 | 一道课本习题的演变 | 二等奖 |
15 | 数学 | 赵琼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 二等奖 |
16 | 外语 | 孙梦光 | 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 二等奖 |
17 | 外语 | 梁亚楠 | 校本教材:中考英语话题阅读复习———交通、通讯和旅游 | 二等奖 |
18 | 外语 | 刘畅 | 中考专项复习:新中考改革下的听说练习策略指导 | 二等奖 |
19 | 外语 | 张美荣 | 课外阅读:典范英语 Lesson 6 The Big Breakfast(Period 2) | 二等奖 |
20 | 外语 | 刘晓唯 |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1What's the matter? | 二等奖 |
21 | 外语 | 张慧 | 课外阅读:《典范英语》七--3 <Princess Pip’s Holiday> | 二等奖 |
22 | 外语 | 王斯琪 |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 Unit 1 section B reading | 二等奖 |
23 | 外语 | 庞春雯 | 英语文学阅读---- Petey | 二等奖 |
24 | 外语 | 邓勇 | I don’t know how to love you | 二等奖 |
25 | 外语 | 孙亚平 | The Rainbow Pilgrimage | 二等奖 |
26 | 物理 | 聂桂秋 | 物体的颜色 | 二等奖 |
27 | 物理 | 马宏 | 电能的输送 | 二等奖 |
28 | 物理 | 李依涵 | 楞次定律 | 二等奖 |
29 | 物理 | 刘颖 | 静电现象的应用 | 二等奖 |
30 | 物理 | 邱雪 | 杠杆平衡条件 | 二等奖 |
31 | 物理 | 李小艳 | 液体压强复习 | 二等奖 |
32 | 化学 | 王慧 |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二等奖 |
33 | 化学 | 王光照 | 口服液铁元素存在形式及其含量测定 | 二等奖 |
34 | 化学 | 张景富 | 沿着历史的足迹探索原电池构成的奥秘 | 二等奖 |
35 | 化学 | 郭文婷 | 自动充气气球的有效成分检测 | 二等奖 |
36 | 化学 | 吕海娟 | 钠的重要化合物 | 二等奖 |
37 | 生物 | 徐佳慧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 二等奖 |
38 | 生物 | 公婷婷 |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 二等奖 |
39 | 历史 | 侯晓琴 | 《戊戌政变》 | 二等奖 |
40 | 地理 | 方岚 | 认识区域-首都北京 | 二等奖 |
41 | 思想政治 | 张江雁 | 友谊的天空 | 二等奖 |
42 | 思想政治 | 李长青 | 消费及其类型 | 二等奖 |
43 | 艺术 | 王春婷 | 《校园风景写生之树的画法》 | 二等奖 |
44 | 艺术 | 马蕊 | 《定格动画:运动规律——人的行走》 | 二等奖 |
45 | 艺术 | 李惠燕 | 《用水彩绘制一张元旦贺卡贺卡》 | 二等奖 |
46 | 艺术 | 安会 | 《音乐要素的神奇作用》 | 二等奖 |
47 | 体育与健康 | 林艳飞 | 篮球绕杆(教学案例) | 二等奖 |
48 | 体育与健康 | 赵红 | 肩肘倒立(教学案例) | 二等奖 |
49 | 体育与健康 | 刘晗 |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案例) | 二等奖 |
三等奖(论文)
序号 | 学科 | 作者 | 标题 | |
1 | 语文 | 褚海云 | 台上一分功效,台下十分工夫——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有效途径之我见 | 三等奖 |
2 | 语文 | 聂芳 |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打造语文实效课堂 | 三等奖 |
3 | 语文 | 龚志菁 | 李白的浪漫 | 三等奖 |
4 | 语文 | 吴鸣 |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修辞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核心素养研究的反思 | 三等奖 |
5 | 语文 | 陈瑶 | 遵循课标 研读教材 | 三等奖 |
6 | 语文 | 彭红琳 | 作文活动训练——仿写 | 三等奖 |
7 | 语文 | 赵萍 | 在初三语文新授课中渗透阅读理解能力 | 三等奖 |
8 | 数学 | 任俊兰 |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 三等奖 |
9 | 数学 | 李晓龙 | 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差为定值点的轨迹问题 | 三等奖 |
10 | 数学 | 王晓红 | 初中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的探究 | 三等奖 |
11 | 数学 | 谭建新 剧菊琴 | 关注学困生,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 三等奖 |
12 | 数学 | 高超 | 数学学科素养——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 | 三等奖 |
13 | 数学 | 王云松 | 谈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学科素养提升 | 三等奖 |
14 | 外语 | 徐晓军 | 培养英语阅读理解中“推断写作目的”的能力 | 三等奖 |
15 | 外语 | 刘畅 |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泛读课型设计的教学反思 | 三等奖 |
16 | 外语 | 孙旭艳 | 初三实验班英语阅读教学思考 | 三等奖 |
17 | 外语 | 区秋京 | 在阅读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18 | 外语 | 王文军 | 如何通过加强课内外阅读 | 三等奖 |
19 | 外语 | 张芳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课例分析 | 三等奖 |
20 | 外语 | 刘晓唯 | 让有思维的导入环节助推学生完成听力和阅读任务 | 三等奖 |
21 | 外语 | 王灵芝 | 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 | 三等奖 |
22 | 外语 | 李晓芸、杨春华 | 语感阅读法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 | 三等奖 |
23 | 物理 | 高国明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概念规律教学 | 三等奖 |
24 | 物理 | 闫丽莎 | 小组合作形式在物理课堂中的实施---关于小组合作形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课中的思考 | 三等奖 |
25 | 物理 | 王春生 | 注重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避免知识的片面化 ——由教材插图引发的教学思考 | 三等奖 |
26 | 物理 | 李霖 | 通过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交流反思能力 | 三等奖 |
27 | 物理 | 刘虹让 | 利用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源提高课程引入效果 | 三等奖 |
28 | 物理 | 邹永涛 | 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三等奖 |
29 | 化学 | 文雅 | 初三化学教学中微粒观构建的实践与反思——以“微粒构成物质”复习课为例 | 三等奖 |
30 | 化学 | 郭文婷 | 如何应用真实情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三等奖 |
31 | 化学 | 蒋立鹤 | 基于中学化学实验课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32 | 化学 | 杨凌 |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课整合的研究 | 三等奖 |
33 | 生物 | 王秀芹 |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 三等奖 |
34 | 生物 | 马敏敏 | 生物课堂上情境教学创设的几点思考 | 三等奖 |
35 | 历史 | 郝淑萍 |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时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 三等奖 |
36 | 历史 | 王红梅 | 《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实施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反思》 | 三等奖 |
37 | 地理 | 陈其龙 | 大自然课堂中的地理教学 | 三等奖 |
38 | 思想政治 | 曹丽华 | 初中政治课堂“生成点”的研究 | 三等奖 |
39 | 艺术 | 刘瑞英 | 《我的书法教学》 | 三等奖 |
40 | 艺术 | 刘敏 | 《中学陶艺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关注学生发展,注重文化传承》 | 三等奖 |
41 | 体育与健康 | 林艳飞 | 论高中体能发展模块实施的科学性 | 三等奖 |
三等奖(案例)
序号 | 学科 | 作者 | 标题 | |
1 | 语文 | 凌东升 | 《论语》十二章 | 三等奖 |
2 | 语文 | 黄如红 | 《雪》 | 三等奖 |
3 | 语文 | 滕志芳 | 柳宗元人物传记专题教学设计 | 三等奖 |
4 | 语文 | 刘卫华 | 《孙权劝学》 | 三等奖 |
5 | 语文 | 田海虹 | 《邓稼先》 | 三等奖 |
6 | 语文 | 杨柳青 | 《白鹭》 | 三等奖 |
7 | 语文 | 吴岚 | 《猫》 | 三等奖 |
8 | 数学 | 王茂松 | 数轴的应用 | 三等奖 |
9 | 数学 | 马丽云 |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方案设计问题 | 三等奖 |
10 | 数学 | 李久省 | 椭圆上存在两点对称的问题探究 | 三等奖 |
11 | 数学 | 刘颖 |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 三等奖 |
12 | 数学 | 李迎春 | 二次根式(单元复习课) | 三等奖 |
13 | 数学 | 黎方连 | 有理数 | 三等奖 |
14 | 数学 | 晏小玲 | 等腰三角形中的画图问题 | 三等奖 |
15 | 外语 | 刘馨临 | 课外阅读:《典范英语7》 第14册 <Micro the Metal Dog> | 三等奖 |
16 | 外语 | 杨春华 | Unit 15 Writing | 三等奖 |
17 | 外语 | 王宇薇 | Unit 5 Lesson 2 Beijing Opera | 三等奖 |
18 | 外语 | 武瑛 | Unit15 Lesson3 Teachers (Period2) -—grammar | 三等奖 |
19 | 外语 | 李晓芸 | Unit 5lesson4 learning | 三等奖 |
20 | 物理 | 王玉春 | 自由落体运动 | 三等奖 |
21 | 物理 | 赵志龙 | 电势能和电势 | 三等奖 |
22 | 物理 | 柴慧琴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 三等奖 |
23 | 物理 | 李霖 | 平面镜成像 | 三等奖 |
24 | 物理 | 杨玉申 | 大气压强 | 三等奖 |
25 | 物理 | 刘虹让 | 热学复习 | 三等奖 |
26 | 化学 | 王峻岭 | 氧化还原反应 | 三等奖 |
27 | 化学 | 孙伟 | 硫和硫的氧化物 | 三等奖 |
28 | 化学 | 董丽艳 | 制取氧气(第1课时)-- H2O2制氧气 | 三等奖 |
29 | 化学 | 杨凌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 三等奖 |
30 | 化学 | 刘一恒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三等奖 |
31 | 生物 | 周义超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三等奖 |
32 | 生物 | 吴小凤 | 基因突变 | 三等奖 |
33 | 历史 | 马立军 | 《七年级下第12课经济发展和重心南移案例分析》 | 三等奖 |
34 | 思想政治 | 杨军霞 |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 | 三等奖 |
35 | 思想政治 | 于萍 | 让生命之花绽放 | 三等奖 |
36 | 艺术 | 袁迪 | 《无锡景》 | 三等奖 |
37 | 艺术 | 袁树平 | 歌曲《唱脸谱》 | 三等奖 |
38 | 体育与健康 | 崔高 | 跨栏跑(教学案例) | 三等奖 |
39 | 体育与健康 | 张静 | 篮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教学案例)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