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堂教学,聚焦学生发展——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中部举办第十三届“探索杯”教学比赛

发布时间:2023-05-24 | 来源:初中部 | 浏览次数:16781

为进一步推动全体教师理解新课程、新课标,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做法,聚焦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2023年5月20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中部举办了第十三届“探索杯”教学比赛。

语文教研室卢妍、杨雪娇老师,数学教研室禾丁予、朱旭静老师,英语教研室翟丽梅、孙璐老师,物理教研室张伟伦老师,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仇春华老师,地理教研室张弛老师,生物教研室王雨欣等共10位教师参加了比赛。

本届比赛分文科组(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和理科组(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两组同时进行,曹宇红副校长、李浴振主任、陈其龙副主任以及部分教研主任、备课组长担任了此次比赛的评委,入职六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现场参与听课。

比赛前,所有参赛教师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精心备课,在教学处干部、备课组和教研室老师们的帮助下进行磨课、试讲,做了充分的准备;赛场上,教师们自信大方、精神饱满、授课形式多样,板书设计精美,学生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气氛热烈。

文科组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教师翟丽梅,用有梯度的活动设计、细致到位的指导、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设计和突出重难点的板书设计很好地完成了一节课的实施,尤其是最后用英语描述身边最美的人,体现了积极、阳光、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

 

同样是刚工作不到一年的语文卢妍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表达清晰,节奏感好,有“语文范儿”;学习目标准确,体现了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清晰、完整,任务设计有效促成学习目标的达成;板书设计美观,恰当体现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道德与法治仇春华老师以女性自由为话题,用有梯度的问题设计以及有新意的板书设计完成了本节课。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语文杨雪娇老师以一个“叹”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全文的主要情感的理解。教师上课善于启发,娓娓道来,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英语孙璐老师导入新颖,引入主题自然亲切;课堂实施过程中通过活动对难点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落实;教学各环节过渡流畅,板书设计合理,分区明显;整节课学生参与积极、师生互动充分。

 

理科组数学禾丁予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不等式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逐步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及数学建模观念。

 

地理张弛老师基于真实情景和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深度学习,达成素养落实;课堂设计若干讨论环节,引领学生探究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板书设计图文并茂,体现出显著的地理学科特色。

 

数学朱旭静老师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目标引领,问题驱动,激起学生兴趣,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迁移所学知识实现问题解决。教学中,驾驶耐心引导,注重师生交流,让学生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生物王雨欣老师,也是一位刚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教师。她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引领,课堂教学结构清晰,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扣主题;她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并结合学校的日常生活、学校的具体情况,引发学生对保护眼睛的思考。

 

同样是刚工作不到一年的张伟伦老师,教态活泼,富有朝气,跟同学融洽互动。他引导学生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生活,教学素材丰富,学生实验机会多。

 

初中部此次教学展示比武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常态,更好地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