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举办第23届“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3-12-29 | 来源:初中部 | 浏览次数:19531

2023年12月27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中部举办第23届教育教学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论坛由初中部课程与教学中心李浴振主任主持,初中部主管校长曹宇红副校长、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陈其龙、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关磊主任、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晓军以及初中部全体教师参会。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北京市教育学院张芳教授做指导。

首先,生物教研室副主任吴小凤老师就生物、地理两个教研室联合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研的成果进行了交流。吴老师梳理了两个教研室深度教研的七个步骤:研读课标与教材、初步确立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关联学科、设计跨学科学习的具体方案、迭代改进、实施和反思。并详细介绍了在每个步骤中,老师们具体完成的工作,以及跨学科深度教研后的教学设计相对于单个学科教学设计呈现出的变化。跨学科教研后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吴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两个教研室合作开发的六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设计案例。

其次,由于晓磊老师就语文教研室开学以来的跨学科学习教学实践进行了交流。语文教研室跨学科教学是应用跨学科的大概念来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来进行的。例如: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象的理解很困难,不知道什么是意、什么是象,为什么要用意象。于是教师将跨学科大概念“用看得见的东西表达看不见的东西”引入语文课堂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各学科的学习中曾经“用看得见的东西表达看不见的东西”的例子,例如:用光线表达光、用磁感线表达磁场,用五线谱表达乐律等等,然后类比到诗人的情感(诗词中的“意”)是看不见的但是要想表达出来,需要通过看得见的物体(诗词中的“象”)来表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学科中存在着共性的思维。

最后,由张芳教授做了指导。张芳教授肯定了我校教师在跨学科学习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针对跨学科学习的背景、观点和策略给老师们做了指导和交流。张教授指出新课标下的跨学科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资源的配置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立足于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设计联系生活、社会、工程或者环境等真实情境和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调动必要的其它学科的学习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曹宇红副校长就此次论坛做了总结。他肯定了老师们开学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并鼓励老师们继续深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积极实践校长提出的“四有好课堂”教学目标和“情景+思维+空间”的课堂教学理念,努力提升我校学生的核心素养。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