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开展“走进圆明园”游学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5-10-14 | 来源:初一 | 浏览次数:781889

10月13日下午,来我校参加游学活动的九渡河中学初一年级的小同学们,在二十中初中部张万祥校长的带领下,前往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爱国主义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活动。

来之前,同学们在学校图书馆集体观看了介绍圆明园历史的纪录片和圆明园3D复原视频,大家初步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根据我校“走进圆明园”综合实践课程方案的要求,不少同学自主选择某一个景点,通过看书、或上网查寻资料,提前编写出圆明园相关景点的解说词,到达圆明园后,让学生自己开口讲述圆明圆的历史,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来到圆明园,同学们重点参观的是遗址公园具有代表性的欧式园林风格的西洋楼景区,因西式楼阁以石材为主,故留下了较多的残存。在圆明园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大水法、海晏堂、方外观、谐奇趣、万花阵等处遗址。其间,学生讲解员也加入进来,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景点的历史和建筑功能介绍给同学们,学生讲解员还饱含激情地诵读了法国大文豪雨果1861年写给他朋友的一封信:“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讲解还涉及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情况,圆明园牛首、虎首、猴首及猪首铜像因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140多年后,经过众多爱国人士努力,才通过拍卖、捐赠等各种方式辗转回归祖国。

参观圆明园看的不是风景,在充满断壁残垣的园林中,人们感受更深的往往是它已凝固的那段历史。大家通过认真聆听和观看,对遗址史实的来龙去脉有了很好的了解,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清朝皇家园林,在1860年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之后,大量文物或化为灰烬,或流失海外,只剩下了如今的残垣断壁,只剩下断裂倒塌的石柱。游览间隙,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观感和体会:对圆明园的毁灭大家纷纷表示惋惜、心痛,对155年前英法联军的侵略恶行表示愤怒。

在游览参观、组织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张校长及九渡河中学的领导老师希望参加游学活动的初一小同学要树立“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相信:圆明园社会实践活动一定会激励同学们的学习斗志,鼓舞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专业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远瀛观及大水法的建筑功能和历史

学生讲解员在讲述大水法的功能及自己的感受

学生讲解员饱含激情地诵读了法国大文豪雨果控诉英法联军暴行的一封信

参加游学的同学们在“大水法”遗址前合影留念

学生参观海晏堂蓄水池台基遗址

专业讲解员讲述圆明园十二铜兽首的故事

学生认真聆听了解北京“三山五园”的历史

电教老师对游学活动全程摄像记录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情况

学生参观圆明园展览馆

学生在雨果的一封信前驻足凝思

参加游学的同学们在“海晏堂”遗址前合影留念

张校长寄语同学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国家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学生参观“方外观”遗址

学生参观圆明园万花阵迷宫

游览间隙,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观感和体会

九渡河中学的领导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并寄语大家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