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节气世界,感悟传统文化——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年级举办气象知识讲座
2023年5月25日中午,“中国气象局张泰源老师讲座”——“二十四节气-中华民族的浪漫科学”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实验楼阶梯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初中部课程与教学中心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联合举办,面向初一年级,特邀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泰源老师主讲。参加讲座的有初一年级的师生们,还有陈恒华校长、曹宇红副校长、吴玉国副校长等领导。讲座正式开始前,陈校长向张泰源老师颁发“校外辅导员”的聘书。
讲座开始了,同学们凝神细听,张泰源老师从唯美浪漫的冬奥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视频引入,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整体概述了节气背后的天文知识,时而书香扑鼻,时而提问设疑。同学们积极举手,争相回答问题。作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二十四节气也影响着发源地之外的很多国家,相关的民俗和诗词也传播至海外。
张老师结合气象数据、物候规律、全国各节气的季节分布图、地理原理、历史知识、文学著作、古诗词、民间习俗、农作活动等逐一讲解每个节气的文理古今,将古人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
节气的“八大金刚”:四立和二分二至撑起了最初轮廓。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又一岁万物荣衰、节气更替。古人按照物候农耕把一整年规划的整齐有序。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尽管严寒的日子并未离去,但温暖不会太远。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大自然万物复苏。张老师结合中国季风示意图从机理上解释了立春并不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清明禁火,背后有什么典故呢?”张老师的问题一抛出,就有很多同学高高的举起了手,初一12班江梓希同学的精彩回答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和张老师的高度赞扬,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祭祀节日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关于清明的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千古绝唱。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万物在这个节气中生长茂盛,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立夏一般是公历5月05-07日交节,纵观全中国,只有东南地区进入夏季,全国大部分还停留在春天,而青藏高原甚至还处在冬季的状态。立夏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一下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
讲到小满时,张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小满奇遇记”的视频,“北方小满,麦穗渐满;南方小满,江河小满,大地小满,阳气渐满,人生小满,小得盈满 ”的诗词让我们感悟的不仅是节气,更是人生。 讲到小满,下午的上课铃响起,同学们依依不舍不得不和张老师说再见了。为了留住张老师的讲座带给我们美好的时光,同学们围着张老师索要签名。长长的签名队伍饱含着同学们对张老师的热爱,对节气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同学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1:从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张老师的天气预报节目,到面对面的聆听张老师的讲座。我一步一步接近张老师的过程也是我一点一滴感受张老师个人风采和魅力的证明!感谢张老师的精彩内容!
同学2:这次张老师带来的二十四节气的讲解再一次加深了我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关于二十四节气和诗词的讲解。让我从科学的角度深刻的理解古诗的科学之处,原来二十四节气蕴藏在诗词,习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撰稿:方岚
审稿:李文思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