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学方法——初二年级举办“论‘学’”国学讲堂

发布时间:2017-12-14 | 来源:初二年级 | 浏览次数:569660

2017年12月13日,初二年级语文组在北楼五层报告厅面向初二全体学生举办了“论‘学’”专题讲座,主要对《论语》中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本次讲座由初二语文组徐沙沙老师主讲,年级主任关磊老师和初二语文组老师出席。

结合学校学习节活动主题,本次讲座以《论语》中的“学”为共读内容,深入阐述了孔子“为学”“治学”的观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论语》后运用研读、探究的科学方法来加强理解,深化认识。

讲座开门见山,徐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直点主题:“学”即“觉”,人的生命从“生命的自我觉醒”中开始,强调学习会给自身带来深切而真实的喜悦。紧接着,通过共同研读、梳理孔子关于学习的相关章句,从学习的目的、心理、内容、方法、态度等方面剖析了“为学”应有的品格和方法,即树立远大志向,发现学习乐趣,广泛涉猎、博学储能,注重自我反思、多渠道获取知识,端正学习态度等。讲述过程中,还穿插着孔子生平事迹,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有趣故事,以及“韦编三绝”等历史典故,生动展示了孔子关于学习的严谨态度以及以学为乐的精神。最后,徐老师引导同学们领悟,只有始终学习,生命才能常新,才能永远成长,才能发现并创造最好的自我。讲座在歌曲《孔子说》《子曰》的聆听和歌词的品读中愉快结束。

本次国学讲堂以学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论语》的厚重与魅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共读中教授了研究方法,激发了学习动力。

讲座结束后,年级主任关磊老师做了精准、深刻的总结。他再次强调了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提醒大家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在不懈的坚持与投入下,最终收获学有所成的喜悦。




撰稿:张蓓蓓
图片:关磊
审核: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