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召开“心有榜样,学会担当,树立理想,誓做脊梁”期中学生表彰会

发布时间:2017-11-22 | 来源:初二年级 | 浏览次数:512133

金秋未央,硕果飘香。为表彰优秀,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7年11月20日下午,初二年级全体师生隆重集会,在北楼五层召开了以“心有榜样,学会担当,树立理想,誓做脊梁”为主题的期中学生表彰大会。会议由年级主任关磊老师主持,初中部宋志宏校长助理及教学副主任李浴振老师出席会议。

此次年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学习方法介绍、总结与表彰、老师心目中的中国脊梁三个方面。首先关磊老师介绍了三位身边的榜样,并让三位学霸分别做了演讲。郭曜诚同学以“如何看待学习”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他是怎样理解学习”“学习时都学些什么”“如何去学习”三个方面,告诉大家学习是苦乐交加的过程,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有助于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刘春凯同学则以“学习方法”为题,向我们介绍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并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时间计划表,课堂与作业的关系。张申北同学的发言以“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为题,用关晓彤学霸抛砖引玉,引出他对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看法,认为工作是帮助学习,而他也从中提升了分配任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他也告诉同学们做事分四种情况: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告诉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三位的演讲给了同学们正确对待学习新的启迪,使大家受益匪浅。

大会的第二项内容是总结与表彰。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拼搏,终于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刻,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奖状,他们有的是学习成绩优异,有的是进步显著,有的是热爱班集体……捧在手里的奖状是荣誉的证明,更是对同学们半个学期以来学习生活的肯定。此环节中不仅表彰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霸们和优秀班干部、优秀课代表、优秀小组长,同时也表彰了小班突出进步奖,这个奖励是小班同学单科进步30名才有的表彰,关老师也表明得此奖的不容易,要进步一名都很困难,何况30名甚至以上。这批同学中也许有很大一部分人从来没有在整个年级的表彰中接受表扬,但在年级给予的这次机会中,他们都登上了领奖台,激励着他们日后更加努力,他们在一点一点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个项目是“老师眼中的中国脊梁”。关老师讲述了他心目中的脊梁人物——马相伯先生。马老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爱国人士,也是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其实马老先生的人生并不是一直处于巅峰,他在十一岁左右时从家乡江苏徒步走到上海求学,他的报国之路是在他六十多岁时开始的,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1903年近60岁才创办创办震旦大学,这一等待就是50多年,1905年创办复旦大学,七十岁高龄任南京第一市长,九十岁高龄深感国难深重,为救亡呼号奔走,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他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共得10万元,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他的故事激荡着同学们的内心,关老师也表达了他的感受,就是要“有担当、有理想、有知识、有等待”。马老先生是所有学生的榜样,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是关老师明确指出,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固然是最重要的本职工作,但是与此同时所有学生也应该做到内外兼修——外修仪容,内修品格。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安然幸福,国富民强的时代,每一个人的报国都用该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个人品行,虽不必像先人那样倾尽所有,哪怕不惜生命的去为国效力,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完成各个阶段中的不同任务,尽力而为之,不断和自己比较,为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此来报效祖国。随后关老师讲了有关“青春期叛逆”、“责任感”和“严抓的的两件事”,警示同学们要遵守规则,做好本分,持正义感,积极揭发不良现象,又建议同学们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注重体育锻炼以及长跑活动等年级安排。

最后宋志宏校长助理以道德与规则发表了一个简短演讲,告诉我们遵守规则,尽力做好自己,才能为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以著名作家柳青的一句话做结尾:“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要紧处常常只有几处,尤其在人年轻的时候。”

整个大会在同学们深刻的思考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发人深省、鼓舞人心,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荣誉和表彰,更明白了脊梁的意义。同学们所学到的方法是日后不断努力的持续动力,接收到的表扬是对日后继续努力学习的激励,明白脊梁的意义树立榜样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更好实现目标的指导。希望在此次表彰大会后,所有同学都能够不负嘱托,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做品学兼优的二十学子!


文字:初二(11)班郑张易昕、初二(12)班高麦伦
图片:初二(3)班王逸琨                                          
审核:李浴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