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小达人的“酵量”——初二年级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生物学科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27
|
来源:生物教研室
|
浏览次数:11041
为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动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发酵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激发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落实核心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感,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二年级于2023年12月组织开展了生物学科实践活动——制作发酵食品。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知道了什么叫发酵,什么叫发酵食物,随后教师详细向学生介绍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了解发酵制作的整个原理。
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每人选择一种发酵食品进行制作并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从不同角度如:制作注意事项、探究小实验、发酵原理等进行展示。
有的小组同学在制作发酵食品的过程中,还开展了探究实验,如探究有氧和无氧环境对馒头发酵的影响,实验设计科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步骤清晰,结论合理,突出体现了生物的实践探究素养。
学生们利用家中的一隅天地,纷纷变身劳动小能手,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参与到发酵食品的制作中,部分同学还将发酵食品带到活动现场进行分享。汇报过程中各组精心准备精美的PPT及视频,汇报流畅,或幽默风趣,或科研味儿十足,或大厨范儿十足,充分展示了各组的风格和魅力。
第三阶段:同学们进行民主投票,选出“发酵小达人”,对同学们进行表彰鼓励。
本次活动成功地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发酵的认识,进一步认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同时,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并制作发酵食品的学习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生物学科素养在实践活动中落地开花 。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