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开展物理学科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14 | 来源:初三年级 | 浏览次数:22945

为响应“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的号召,培养我校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运用物理知识的意识,结合近期我校学生物理学习学情进度,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长柴慧琴老师带领组内5位老师进行了物理学科实践活动——制作电磁铁。

电磁铁是可以通过电流来产生磁力的器件,属非永久磁铁。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的周围产生磁场。应用这性质,可以很容易地将其磁性启动或是消除。例如:大型起重机利用电磁铁将废弃车辆抬起。同学们在学习过电磁铁的相关知识后,尝试着用铁钉、导线、电池等实验器材自己组装一个电磁铁,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有的通电线圈能够吸起很多垫圈,有的不能。通过探究,学生们同一根铁芯,缠绕更多圈数的电磁铁的磁性更强。同样的线圈和铁芯,电池数量越多,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逐步探究出了影响磁性大小的因素。

在活动的最后,每个班级评出了最佳作品,并颁发了奖状。在物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此次的学科活动。本次学科实践活动是我校常规物理教学的一个关键补充,是物理备课组探索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一次有效尝试。同学们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既增强了合作交流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学探究水平和物理学科素养!

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背过它、记住它,而是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使生活更加便捷。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在信息收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发展,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对科学学习的目的更加清晰,对科学学习的方法更加明确,对未来的科学学习会更加期待。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