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传播正能量,家校协同助成长——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初中部家长学校心理辅导专家讲座

发布时间:2022-11-08 | 来源:学生发展中心 | 浏览次数:10364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和谐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系,帮助家长更加理解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指导家长与孩子良好沟通,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学生发展中心诚挚邀请了北师大心理学硕士、现任外交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权江红老师,依据教育教学经验,做了题为《共情沟通,正向表达的力量》专题讲座,介绍了青春期的孩子的身心特点,指导家长做好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疏导,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主管学校德育工作、初中部的曹宇红副校长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做总结,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晓军组织并主持了本次活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关磊、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陈其龙,以及初中各年级主任、班主任与全体初中部的家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权老师解读了理解青春期的自我探索,是生命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不是叛逆。其次,权老师引导家长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及问题行为是发出的求助信号。再次,做好你自己——青春期的父母是更需要关怀的群体,她告诫家长:不要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口号,去控制孩子;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少传染负面情绪给孩子;要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少发脾气;要建立自我界限,给孩子空间,少监视;要规则具体明确,少唠叨;父母一起的时候,彼此之间少吵架不贬低对方。最后,权老师指导大家共情陪伴---好的父母是孩子情绪的容器,做孩子的“啦啦队”而不是“差评师”;要理解——看到孩子这个人,而不只是他的行为;要接纳——有耐心去面对孩子的各种变化;要沟通——共情陪伴,被深深地安慰与信任;要改变——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要鼓励——正向表达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要坚持——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也需要外界的支持。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而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共同成长。

权老师为了我们的这次讲座,多次修改稿件以期达到最好效果,各位家长感觉收获颇丰,觉得权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说到自己的心坎上了,实际指导操作性特别强。

最后我校主管德育、初中部主管校长曹宇红副校长做了总结。他从自己与孩子的交流经历谈起,对于如何与青少年有效沟通谈了自己的看法;我校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系,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开设家长学校与大家共同学习育人经验是一个有效且有意义的途径。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我们一直坚持的心理辅导课程做得更加丰富,邀请像权老师这样的专家指导我们教师团队,促进我校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撰稿:徐晓军,冯洪克

摄像:蔡思远

审稿:曹宇红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