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之滨品津门,少年图强做脊梁——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年级开展天津研学实践课程

发布时间:2023-05-05 | 来源:初一年级 | 浏览次数:21572

2023年4月27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操场集合,他们整装待发,共赴天津进行两天的实践研学活动。这是疫情过后的第一次外出活动,大家满怀期待,也希望在自己的初中经历中画上艳丽的一笔。

同学们乘坐大巴车前往天津市滨海新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最后到达了目的地。第一站 便是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它是以原苏联海军基辅号航空母舰为主体,集航母观光、武备展示、主题演出、会务会展、拓展训练、国防教育、娱乐休闲、影视拍摄八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仔细倾听讲解老师的介绍,了解到航母的大致发展过程。如此近距离的参观航母让同学门非常兴奋,尤其是年级里的一些小军迷们,偶尔跟讲解老师交流几句,甚至给周围的同学科普一段,满满的成就感。

甲板上短暂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也不忘此行的实践作业,抓紧时间完成研学手册上的学习任务,三五成组的热烈讨论着。有的同学还动手摸了摸航母甲板上的超大螺丝,很是赞叹。各班的合影也是大放异彩,相机“咔嚓”一声便将那些最美的笑脸记录下来了。

下一站是长芦盐场。长芦盐场是我国三大盐场之一,也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中,长芦汉沽盐场历史最为悠久,前身为设立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的芦台场,芦台场所烧造的盐砖,为明清两代皇室唯一御贡盐砖,并成为首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在这里,通过老师的讲解,大家知道了海盐的历史和长芦盐场的组成部分。同学们品尝了通过多个步骤后的盐,大家都从中尝出了制盐的不易。随后大家去参观了博物馆,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和纪录片,以及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了制盐的过程。之后,同学们一起体验了盐塑,体验过后每个同学还能带走一个盐塑作品,所有人乐在其中,在体验中学习到了许多。

晚餐时间,年级为研学期间过生日的同学们举行了生日宴,学校标志的大蛋糕,精心准备的小礼物,百人团的生日歌,这一切都让现场的气氛热烈起来。过生日的同学都发表了感想。其中6班的张润兴同学作为小寿星,妈妈也随班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作为家长代表给孩子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希望大家健康、阳光、优秀的成长,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相信这真挚的祝福,也道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记住这一份温暖和幸福的时刻。

4月28日的第一站是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邓纪念馆,于1998年2月28日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建成开放,生动再现了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光辉灿烂的一生,以及他们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在两位伟人的雕像前,年级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学习缅怀仪式,同学们纷纷整理着装,脱帽缅怀。学生代表对周邓纪念馆进行了总体介绍,同时表达了当代青年对两位伟人的敬仰。教学处李浴振主任结合当今世界局势,对同学们提出期待,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够传承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伴随着气势磅礴、壮志满腔的朗诵,同学们激情澎湃,更加坚定了“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的志向。

随后,同学们有序进入到主展馆的一层,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人民总理周恩来”的展厅。一路走一路看,看着图片和实物展品,听着导游动情的讲解,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总理少年时代就就立志报国,努力学习本领,坚定信念,然后用一生的的行动践行鞠躬尽瘁一心为民。

展馆的三层主题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邓颖超”,同学们耳边听着介绍,眼睛看着各项图片和实物展品,心中升起敬意。暗下决心,要传承优良传统,以先辈为榜样,学好本领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离开展馆后,同学们心情依旧不能平静,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激励着。这真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

午饭后,同学们来到了天津古文化街。这里有近百家天津老字号门店、传统建筑、地道美食、民间的手工艺品、民俗博物馆等。同学们随着研学老师的讲解,进一步了解了天津古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加强了同学们对历史的认识。

接着,同学们来到茶楼观看天津民间说唱曲艺——相声,感受独具魅力的天津相声文化。天津相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繁荣发展也对中国的相声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各种“包袱”、滑稽的问答、说唱等生动活泼的现场互动,引来同学们一阵阵笑声。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相声文化,增长了知识,也意识到了保护与传承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下午3:30研学之旅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坐在回程的大巴车上仍滔滔不绝的讨论着这两天活动。短短的两天同学们参观了多个历史文化景点,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渊源。

通过参与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同学们既开拓了视野,也提高了综合素质,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是最深刻的学习,大地是课堂,行走即学习。二十学子将用婴儿般渴求的眼睛看更多的人,看更多的事,看这个五彩的世界。

 

【学生及家长感受】

学生感受1--------------------------------------初一(2)班 李昕昌

在4月27至28日这次研学之旅中,我参观了天津航母公园、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盐场。在参观航母公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航母的发展史,认识了航母上的武器,体验到祖国在兵器方面的超强学习和研发能力。身为少先队员,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在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中国的抗日历史和周恩来、邓颖超的生平,以及革命事迹,让我体验到了中国抗日的艰难,更加感慨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参观盐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制盐历史和加工工艺,知道了盐的种类,敬佩前人的智慧。

本次研学活动,有老师们的关怀,有同学们互相帮助,遇到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整个行程充满感动和幸福。让我又一次体会到2班大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非常有意义的研学活动,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

学生感受2--------------------------------------初一14班 唐翊然:

虽然研学活动只有短短2天,但是我们却是满载而归。我们领略了“奋进强军、国之重器”滨海航母的飒爽英姿,体验了“盐业风情、海岸咸鲜”长芦盐场的古法制盐,学习了“厚德垂千古、优良世代存”周邓伟人的崇高精神,感受了“津门故里、海河之滨”古文化街的天津相声,可谓是行程满满,获益良多。大巴车上的欢声笑语、研学点的求知若渴、老师同学们的陪伴照顾,都带给我满满的回忆。天津之行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的研学!

学生感受3--------------------------------------初一11班 王懿琳:

在短短的两天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历史文化景点,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渊源。通过参与的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既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增强了综合素质,同时还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短暂的研学活动结束了,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秉着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的态度,获得了很好的收获。

学生感受4--------------------------------------初一6班 魏煜晍

在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参与了“海河之滨品津门”天津研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领略了基辅号的壮观、长芦盐场的悠久历史、有趣的相声和古色古香的古文化街。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教室中上课的同时也应该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认为这无论是对考完放松心情,还是对我们的学习都是有益的。 

家长感受1--------------------------------------初一2班 左芊冉妈妈:

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

宋老师和崔老师带领得很好,我有几个难忘瞬间:

1. 孩子们超级懂事,给我很多尊重,每次吃饭让我先动筷子。早上宋老师忙得没顾上早饭,有同学还给她打包了一些。

2. 集体团结友爱,同学间相互关心照顾,男同学够绅士,有位小暖男,每次都记得来的菜让女同学先夹,还有的同学认真负责,清点人数,排队整队。

3. 有张有弛,需要时,配合老师要求,主动上交手机。同学不舒服了,有人协助照顾。

4. 有同学用零花钱给大家买知名巧克力,羞涩地让我们帮他给大家分享。

……

孩子们虽然年龄不大,却有很好的礼仪、懂得谦让、体现着班级、学校风范。可见家长们平日的用心培养。

家长感受2--------------------------------------初一14班 唐翊然妈妈:

非常荣幸能跟随班级一起参加此次研学活动。以“品读津门”为主线,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天津,学习津门文化,收获满满。2天的研学时光,让我感受到了二十中莘莘学子的蓬勃朝气和五彩青春,感受到了二十中老师们的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感受到了二十中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朗朗诵读声,在周邓纪念馆响起时,我深深被孩子们昂扬向上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争创一流的志气感染和感动了!让我感动的还有学校别具匠心地为当天生日的孩子们准备了集体生日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集体满满的爱意和祝福。

天津研学“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课堂、书本、知识育人到开放、生活、实践育人,感恩学校,感恩老师们!

家长感受3--------------------------------------初一6班 张润兴妈妈:

研学实践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成长的最美课堂。这次有幸和孩子们一起去天津研学,充分感受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孩子们参观周邓纪念馆,看见孩子们背诵“少年强则国强……”无比振奋,我看见充满希望的未来。


审稿:刘巍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