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天,播种梦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马永顺班”开展农场参观学习与种植活动

发布时间:2023-04-04 | 来源:初一年级 | 浏览次数:14168

2023年3月25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年级“马永顺班”初一(1)班和初一(6)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房山区的北京智慧农场参观学习并体验种植。

同学们和家长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生态气息与科技技术并存的的农业展馆。了解了历代农耕产业技术人员历经千辛万苦将对人类最有益处的植物培育出来的艰辛过程。多种种植方式体现出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让同学们眼前一亮。

最令大家感兴趣的是鱼菜共生系统,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想看看菜苗下的水中是否真的有鱼。

同学们又到了各类蔬菜种植棚。不少同学都感慨“有了这样的种植棚,我们以后不用特意跑到南方去看油菜花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和家长们一同前往园区内的种植区域,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述种植的方法,然后互帮互助,挖坑、放苗、培土、浇水,合作完成竹子种植任务。园地的老师细心讲解了该如何去种植幼苗。

在植树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挖土,种植,填土与浇水四个步骤。首先需要用铁锹将土挖至能够容下铁锹的头的深度。接着需要将幼苗垂直地种进土中,再将土填回土中。

最后,需要来回运送三桶水浇入土坑中。虽然一桶水有些重量,但同学们却不甚在意,将水一桶一桶地倒入土坑中。最后同学们成功种植了竹子幼苗。

为什么要种竹子呢?大家是这么说的:“竹子挺拔的生长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在大风中屹立不倒。我们也要像竹子一样无论面对多大的风吹雨打都不要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不被大风吹倒。”

期间共同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也热心帮助绘制班牌。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一棵棵挺拔的竹子被种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在大家灿烂的笑容里,活动也已接近尾声。

阳春三月,草木润秀,拥抱春天,播种绿色。同学们拍了合影,定格下他们快乐的笑脸。

在这次的活动中,同学们收获满满,马永顺精神是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在此次的活动中,同学们做到了坚持刻苦,埋头苦干,不求名利,充分展现和发扬了作为马永顺特色班的马永顺精神。

 

同学们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感想:

我们初一六班在周六集体进行了特色班活动,3月是中国的植树月,作为“马永顺”特色班的我们在种植树苗的过程中了解了许多气象与植物知识,在这里我了解了不少的植物和工程,从历史上的人工水利,到现在的全自动化狠狠地震惊到了我,不禁使我感叹祖国的强大。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有不懂的内容讲解员会耐心给我们讲解。最后我们奔向土地,去学习马永顺同志的植树精神。种树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动起来一点也不容易,要耗费许多的时间与体力,整个干下来可以说是精疲力尽,这让我不得不佩服马永顺同志坚持了17年。在最后离开的时候,我还意犹未尽,虽然过程很累,但我收获了太多,这块的每一株树苗都是我们亲手种下的,我相信来年的它们一定会蓬勃成长。                              

——初一六班 郑佳悦

 

今天参加了植树活动收获满满,既欣赏了自然美景,又呼吸了新鲜空气,既学习了新知识,又体验了团队协作。让我印象最深的活动是小组一起植树,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植树方法,先是挖个合适大小的坑,然后在周围围上一圈土最后种苗填土浇水,这样一棵树苗就种好了。植树就像在心里种下一粒种子,自觉扎牢“信念”之根,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树苗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风吹雨打都不要放弃,要学会坚持。                                     

——初一六班 芦姝语

 

通过这次植树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怎么松土,怎么浇水。除了这些,我还了解了很多植物和水果,了解它们生长的区域和营养成分。总的来说,这次我的收获非常大,希望下次我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初一六班 王翰渝

   

这次植树经历让我感受颇深:

首先,我知道了很多新的种植方法,例如,立式栽培,无土栽培等。它让我了解到植物还有这么多新的栽培方式,以及农业科学家们辛苦的成果。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芹菜掰完了叶,它还能长。那我们不也一样?面对挫折等等,我们可以继续努力,像一棵小苗一样奋发向上!

后来,我们又去种竹子。在种竹子的过程中,挖坑弄了我一身土,搬水的时候又弄了我一鞋水,这令我感受到那些植树造林人的不易。我种一棵都那么艰难,那他们呢?它也让我知道了,学习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以后要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之才!

种完竹子,我看着那迎风直挺挺的竹子,直顶蓝天,根扎大地,我欣然地笑了……

 ——初一六班 展一方


撰稿:初一6班 徐熙迪;初一1班 黄彦逍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