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明亮成长——期末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在临近期末的冬日里,为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积极温暖的校园氛围,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推出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更积极地认识自己、管理情绪。
(一)班级暖心包—心灵的小礼物
学校为每个班级精心配备了“心理暖心包”。这个小小的包裹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辅导资源,以及各种有趣的减压物品,旨在通过捏一捏、看一看、写一写、笑一笑等方式,激发同学们的积极心理体验。
12月21日,在心理委员会上,心理老师向各班的心理委员宣讲了班级心理暖心包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使用规则和建议。她鼓励各班的心理委员积极发挥创意,在班级中创造出更多个性化的心理关怀行动和方案,营造出温暖、支持和健康的氛围。同学们也积极响应,开始尝试各种减压方法,如减压按按乐,写胶囊感恩纸条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课间娱乐,也加强了同学间的互动和沟通,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暖心包,不仅是一个包裹,更是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和关注。
(二)心理班会—放松心情,期末快乐不停歇
为帮助同学们在忙碌的期末中体验到放松、支持和祝福,提高期末备考效率,1月11日各班级开展以“放松心情,期末快乐不停歇”为主题的心理班会。心理教研室精心准备了班会活动、学案和PPT。
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参与了击鼓传“羊驼”和开心拆福袋的游戏,不仅在欢声笑语中放松了心情,还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关爱与支持。在期末小瓶子的环节,同学们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表达出近期焦虑、满意和期待的心情,对自己的状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从同伴分享中汲取了慰藉和支持。此外,同学们还一起交流了缓解考前焦虑的成功经验,比如保持适度的紧张、积极暗示、合理期待、呼吸动作和冥想等,这些方法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普遍性,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考前焦虑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最后,在舒缓的“竹林冥想”中,大家强化了“胸有成竹”的心理想象和暗示。也期待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期末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运用有效的方法,胸有成竹地迎接挑战。
(三)舒压文创设计—小创意大热爱
在高一和初二年级,心理教研室发起“舒压文创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同学们发挥创意,分享更多好玩有趣、舒缓压力的好点子。
同学们提交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如手工版打地鼠、按钮版心静小木鱼、冷静水球、情绪缓解文创小书等。这些作品的创意、取材、制作、名称无不体现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用双手和心灵去感受世界,用创意和智慧去点亮生活。不仅手工制作出色,还有的同学还设计了减压活动方案。他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有趣的团建活动,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了更紧密的友谊,达到了快乐共享、班级团建的效果。
(四)班主任心理培训—暖心沟通进行时
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走近学生,1月12日,学校开展了班主任心理培训,曹宇红副校长、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王丽俐主任、关磊主任、徐晓军主任,各年级主任以及班主任们出席了此次会议。曹副校长对学生学习心理品质测评进行工作反馈,对部分重点情况和师生沟通工作进行了说明,鼓励老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需求,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心理老师也就如何做好师生沟通给出了专业建议。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点在于了解和关心学生近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在沟通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心理资源,鼓励学生采取多样化的、积极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师和学校作为学生的后盾,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资源,家校共育,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