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三年级开展西红门安全教育基地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05 | 来源:初三年级 | 浏览次数:19682

为缓解初三同学压力,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2023年4月28日上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三年级师生及家长代表共赴“西红门应急安全教育基地”开展安全教育研学活动。

到达教育基地,首先进行开团仪式,同学们呼喊着口号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

接下来,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官的引领下开始活动,活动包含10项。首先是禁毒教育讲座。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小互动中,提高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学生禁毒知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垃圾分类、食品安全小课堂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观影和讲解员的引导,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中去。同时,同学们也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起到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紧接着同学们来到校园安全宣传站。在指导老师的表演示范中,同学们掌握了在人员密集时的做法,以及不慎摔倒时应做的的动作要领。同时呼应同学们共同抵制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的不良行为,做文明友善、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水火无情,消防安全教育很有必要。在消防安全教育教室,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家庭安全用火的知识,接着同学们体验了“消防VR逃生”通道,借此老师列出在遇到火灾时应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最后讲授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不少同学都亲自上手实践,受益匪浅。

在3D影院,同学们学习了地震的相关知识,观看了3D地震科普视频,来到地震体验馆,亲身体会了地震来临时的强烈震感,切实感受到学习应对地震知识的重要性。

随后,指导老师教同学们如何打安全、牢固的绳结,教会同学们在生活中如何安全逃生。另外,指导老师也强调了在生活中特殊场景的安全常识,例如地铁安全的相关知识,鸣笛声的含义和作用,电动车安全隐患问题,安全用电常识等。 

在生活急救方面,老师示范了海姆立克法的正确操作方法,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等,同学们互动模拟,在实践中受益良多。

此次安全教育,不仅舒缓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丰富了安全应急知识,提高自救及互救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察能力,让同学们养成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共筑安全防线。


撰稿:初三3班张育菲

摄影:初三各班,初三1班吴佳轩

审稿:刘馨临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