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6年4月6日下午,我校初二创新实验班的同学们在教学主任彭春红、德育主任冯应明的带领下,参观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建设的第一所大型中医院——西苑医院。
西苑医院成立于1955年,是一所集医、科、教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对于我校师生的来访,西苑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西苑医院的教育处史院长为同学们介绍了西苑医院的悠久历史和中医学的理念与内涵,并以自己的亲身事例激励我们要把握青春年少的时光,履行自己对国家、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史院长还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医的三个特点,即因人而异,强调两面性和由外推内三个方面。中医正是因为其思维方法不同而享有世界级的名誉,对治疗人类健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杏苑楼2层的学术报告厅,倾听了药剂科李主任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重点为同学们介绍了重要的8种命名方式,也就是以产地、采收季节、形态、颜色、气味、功效、药性和人名命名。诸如四大淮药、浙八味等中药,都是以产地命名的;又如霜桑叶、夏枯草与冬虫夏草等,是以采收季节命名;丹参、紫草、板蓝根、大青叶是以颜色取名;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何首乌和刘寄奴,直接冠以人名……
了解了中药的命名,李主任又向同学们普及了中药的泡制方法与过程。用姜来举例,生姜是我们家中常用的调味品,而若想入药还需经过加工来提高药效。干姜是经泡制后晒干的片状物,泡姜则是用辅料炒过后的成品,也就是用沙烫过的,姜碳呈黑色,是经180~200摄氏度的高温清炒后形成的。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分组对西苑医院进行了参观与学习。在名医馆中,同学们能看到《大医精诚》的文章、能感受到浓郁的传统建筑风格与古典中国的气息;在制剂室,一览“尽天职而出真品,恃药律以保民生”的责任感,能体会到医学工作者的艰苦环境。在取药房,同学们浏览中药长架,体验医院中的工作;在门诊楼同学们驻足在“大医博学,厚德济民”的规范,欣赏着杏林春暖图……
本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同学们领进了中医学的大门,让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