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才情•魅力——观林老师学校报告的体会(马志群)

发布时间:2014-06-05 | 来源: | 浏览次数:646321

朴实的语言,真诚的叙述,林生香老师用她的才情和魅力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代二十中教师的奋斗史。林生香老师在这近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她对祖国和教师职业纯粹的信仰、她自身的教师专业才情以及在时光的打磨中那越发耀眼的教师魅力。

关于信仰

谈起早年的经历,我能感受到林生香老师以自己的选择感到光荣和自豪。林生香老师在谈起她的早年经历时讲到 “A heavy purse makes a light heart” (钱包沉甸甸、会让心飘飘)。她用 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和梦想。林生香老师的经历让我越发感受到做一名好教师,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它需要从业者带着理想和信仰。理想和信仰引导着我们去重新审视教育,追求人生幸福,实现心中的梦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林生香老师的经历和选择让我一方面感受到了师者的风骨;另一方面也在诘问自身,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是否能够以身传道。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讲到,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林生香老师的经历正是让我看到这种教育的力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应以自己的人格形成学生的人格,用爱使学生形成爱,使自己与学生一起成长。

关于教师才情和魅力

报告会上林生香老师第一句话就让我印象深刻,“Good afternoon”,当林老师一开口,我就在想,这发音真好听,这肯定是英语老师。林老师的侃侃而谈,让我感到了教师的自身才情和魅力是保持教师职业的活力和生命力根源所在。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老师站稳讲台是多么重要!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知识的“源头活水”。做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创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实为师的底气。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才气横溢,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林老师的才情和个人魅力离不开林老师的开放的胸怀以及永葆青春的学习心态,这样的高龄却依然积极尝试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让我们青年人也感到汗颜。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工作的一年中,每每说起学习、说起读书,我总是用各种工作忙得理由作为借口,今天想来实在惭愧。没有了好的学习习惯的老师又怎么能交出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呢?生命不息,学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