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韩村河有感(李婷婷)
观韩村河有感
高二支部李婷婷
参观韩村河给我的感触是深刻的,现代的建筑,绿色的蔬菜大棚,富足的农家小院,我只能挑几个片段分享下我的感受,主要是我学到了一种精神。
片段一:站在韩村河的观景台上,想感叹一句话“风景这边独好”。
2012年10月14日,在学校党委的组织下,我跟随我们党员老师们到房山韩村河参观,位于房山西南部的这个村子,车子开进村子的一霎那,我惊叹这个称之为村子的地方美丽而快速地发展着。连续不断的房屋整然有序,住宅样式统一为中国式民族风、欧洲式古典风、美国式别墅风,还有凤凰楼、驸马楼,都用高高的围墙拦着。村中心耸立着一座可以眺望全村的瞭望台和巨鼎等各种纪念物。站在这个村子为什么可以人人住上别墅呢?这是我心中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导游开始了讲解。
我们到了参观厅,进门看到了韩村河鸟瞰图,刚刚的实物变成了版图,我更惊讶于刚刚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韩村河的全貌在图上一览无余。有各式的不同风格的建筑,有大型餐饮、娱乐一体的休闲场所,有生态园,有水上公园等等。真不愧是“现代韩村河鸟瞰图”,一改我对农村形象的认识。为什么这个村子会如此富足呢?
片段二:泥瓦匠撑起一片天。
原来,这个村子也是跟普通农村一样,简陋的房屋、清苦的生活,下雨两脚泥,晴天满天灰的状态,大家在这里勤劳地生活着。村中“老三届”的学生田雄,凭着自己的毅力以及对建筑业的执着,完成了建筑业的学习,从泥瓦匠干起,带领村里的几个小伙子承揽了紫云饭店的工程,没想到这成了他们淘到的第一桶金,有了经验和信心的几个泥瓦匠有了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验和所学和赚到的钱致富我们自己的村子呢?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像春风般吹进了他们的心里,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始了韩村河的改造,从一间房屋开始,从一户农家开始,他们一心想着村里的村民,不当首富人,带动全村共同奔小康,也就是凭着一股子干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座座别墅盖起来了,一个个庭院修建好了,村民们从心底里拥护田雄等人。
片段三:九条政策。
在展厅,赫然摆着党委的九条政策,习近平副主席在考察时也对这九条政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次在市、部级会议中提及。我对其中一条印象深刻,说是“干部一定是等村民都搬进新家后才能搬家,最后一批搬家”,也是在这样一条纪律下,党委干部比第一批村民晚了整整6年才搬进新家。
感想:以前的韩村河村子成了现代韩村河农村示范基地,以前的建筑队成了韩建集团,以前的泥瓦匠成了村里的领路人。
一边参观,我心中一边感慨,这是一批具有怎样精神的人?务实、肯干,带动大家一起奔小康,最后一批住进新房。踏踏实实为村民办事,也着着实实受村民们拥护和爱戴,真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不正是活生生的典范吗。今天,带我参观韩村河的过程犹如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党员事迹报告课,比听报告来得更真实、更触动我的内心。泥瓦匠都可以创造奇迹,靠的是什么?执着的信念,肯干的态度,无私的精神。其实,仔细想想,这次党员之行的意义应该就是让我感受了党的政策给农村人们带去了福音,可以大刀阔斧地奔小康,有这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人带领大家真切地拿起工具一铁锹一锄头地干。在教师岗位上的我们,不也应该学习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吗?能为学生做的就一定不计回报地奉献,对学生成长和成绩能有一点好处的我都要尽全力去做,没有过多的宣扬,没有太美的言语,低头干活是韩村河“泥瓦匠”教会我的最实用的成长道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还没有过多技巧可言,只是付出,只是投入,不惜力地为学生规划他们的未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工作比田董事长的工作责任更重大,一栋房子建不好可以重来,可是一个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道德观,那人生没有重来。所以,我任重而道远。我感谢这次活动让我生动地懂得了这一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对得起我胸前的党徽,对得起天底下这最阳光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