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展风采,示范引领做先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支部开展党员示范课
2023年11月20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党支部张浩墨老师在图书楼一层开展了题为“‘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党员示范课。本次“主题教育”党员示范课由清河学区党建工作协作委员会、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党委联合举办。张万祥副校长、陈平主任、刘晨曦副主任、周阳玢副主任、历史教研室主任侯晓琴教师、高中部历史教师、高二支部部分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节示范课由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拆解突出本课学习主题,明确学习目标。针对“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梳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各学习小组在秦、汉、隋、唐、元、明、清疆域图上进行标注,提炼各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特征,完成对中国古代各朝代民族关系的认识。从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精神四个方面分析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意义,认识如今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教学展示结束后,张浩墨老师分享了此次研究课的准备过程与课后反思。在评课环节,李晓轩老师指出,本节课详细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能够结合当前的民族政策回望历史,有效培养了学生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评价反馈及时、准确。历史教研室主任侯晓琴老师指出,本节课将庞杂的教学内容梳理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有呼应、有铺垫、有史料辨析、有合作探究,有效渗透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体现了学校提出的“四有”课堂理念,顺利落实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建议关注教学内容的取舍,对最精华的部分给予时间保证。
活动的最后,张万祥副校长为张浩墨老师颁发了党员示范课证书,并对本节示范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本节课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得到很好的彰显,问题驱动贯穿始终,注重学科表述的规范、准确,凸显了所学内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历史教研室继续大胆探索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方法,重视作业研究,进一步提升“四有”课堂的有效性。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