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七)】学科“跨”起来,思维“活”起来,课堂“火”起来 ——初三支部开展党员示范课
2023年11月25号,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三年级于晓磊老师在图书馆一层开展了一堂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党员示范课。本次“主题教育”党员示范课由清河学区党建工作协作委员会、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党委联合举办。李浴振主任、徐晓军副主任、刘晨曦副主任、清河中学语文教师、初中部语文教师、新都校区语文教师以及初中部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被学生拗出不同造型的“信号接收器”在同学们手中传递,戴上它学生的思维仿佛彻底被激活:太阳公转、自转,能量守恒、转化,花瓣分解、滋养……随着同学们踊跃分享自己从多个角度看待“日”“月”“花”的思考,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学生们思维中逐渐交叉、融合。笑语嫣嫣的于老师穿梭在同学们中间,“我喜欢你跟我谈审美”“我接收到你的信号了”……在于老师充满鼓励的话语中,学生跨学科自主探索的氛围在课堂上愈加浓烈起来。男生语音铿锵,女生声调婉约,契合了诗句的情感变化;手掌拍击桌面,学生击节而“歌”……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朗读也被赋予了新颖的形式。这些仅是于老师课堂的冰山一角,她的这节课由物理“小明”的实验说起,引出不同科学思维方法——转换法,由已知内容迁移到语文的意象学习,最后达到文化上的熏陶和提升。
课堂展示结束后,徐晓军副主任主持了交流研讨。老师们纷纷表达了她们的听课心得,对本节课在学生思维拓展、育人价值提升以及学生的调动关照等方面表示高度认可和称赞,一致认为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运用旧知识迁移解决了新问题,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还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意象,最后由“人”可以定义“无形”时间的宽度、高度,让“无形”的精神和文化化为“有形”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实现了陈恒华校长所提出来的“四有好课堂”教学策略,即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活动的最后,李浴振主任为于晓磊老师颁发了党员示范课证书。她对本节示范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与老师们交流了自己的认识。她指出,本次跨学科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同,要努力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她还提出“跨学科”有知识上、方法上的两种方式,对不同学科的课堂提出了要在“大概念”上跨学科的要求。
本次党员示范课展示了我校语文组老师在跨学科实践上的有益尝试,是所有学科正在进行这项尝试探索的老师们的优秀代表,将对老师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的作用。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