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展风采,示范引领做先锋——高三党支部开展党员示范课
2024年5月14日第7节课,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党支部罗艳老师在高三S1班进行了题为《正方体中的动点问题探究》的党员示范课。
罗艳老师以正方体为载体,通过对动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运动变化过程,应用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定理及推论,让学生会用综合几何法、反证法等方法判断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本节课很好地落实了学生用定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应用特殊线面模型等解决问题的经验,优化了学生的解题策略和应试策略。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各抒己见,罗艳老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课后,高三党支部书记王瑞群老师组织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老师们指出:1.本节课以正方体中的动点问题为载体,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才行、验证、推理的数学活动,教师特别关注了学生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的提升;2.在本节课上,学生的积极发言和老师的评价鼓励使学生获得了很多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对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有了全面的理解;3.高三二模之后进入高考冲刺阶段,这期间的数学课怎么上,那就是要明确学生的提升点在哪里;二是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能用一道典型例题使学生回顾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积累解题经验和解题策略,这是学生最需要的,罗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课例。4.由于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参差不齐的,罗老师恰当地使用了几何画图软件动态演示,事半功倍,相信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会更丰富,自然解题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学校党支部孙玉柱书记指出:罗艳老师奉献了第一节党员示范课,开了个好头:1.基于高三二模考试的压轴题填空题,以正方体为载体,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2.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和激励,对于现阶段高三的学生是非常需要的;3.教师使用几何画图软件很娴熟,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到直观的图形,回到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是需要的,也就由抽象到具体,通过软件技术让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每个教师都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数字智能软件辅助教学,这是一个趋势;4.不足之处就是教师要有办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自然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撰稿:李晓轩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