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一支部党员示范课

发布时间:2024-11-26 | 来源:初一支部 | 浏览次数:3753

2024年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党支部成员、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宋盈盈,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知识功底开展了题为《敬畏生命》的党员示范课。该课程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积极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校外校长听课团、初中部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初一支部部分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片一.png

本节示范课,宋盈盈教师以当下热门话题——云南哀牢山的爆火是“人类禁区”还是“人类景区”为情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哀牢山生命密码环节”——分析探访哀牢山的真实案例,理解敬畏生命是珍视和善待生命的体现形成敬畏生命的态度,树立“生命最宝贵”的观念。通过“哀牢山生存秘籍环节”,引领学生思考消防人员不顾危险去拯救他人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理解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认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课堂采取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跨学科教学一系列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党、政府、国家、社会、个人等多角度评论“女博主擅闯哀牢山原始森林保护区”这一行为造成的影响,组织学生致敬英烈,写一封感谢信,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思维的培养,整节课体现出鲜明的思政特色,透露着浓浓的思政味。

教学展示结束后,宋盈盈老师分享了此次示范课的准备过程和设计思路。初中部思想政治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整个研讨会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彰显了二十中教师队伍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和精神风貌。

从社会发展来说,敬畏生命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是共产党人一贯的行为准则。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这正是对“敬畏生命”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相信同学们上完这节课后,对敬畏生命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