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生香老师报告会有感(刘丽娜)

发布时间:2014-06-05 | 来源: | 浏览次数:377102

2014528日,我校退休特级教师林生香老师到学校做报告,分享她在二十中度过的四十多载岁月,其中有艰辛,有困苦,有感动,有心灵的满足。特别的是,林老师曾经是我们英语教研组的组长,所以这对我这个入职不到一年的英语教师而言,感触可能更深一些,很多地方更能引起共鸣。她的爱国爱校思想以及多年英语教育的方法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去发扬和学习的。

首先,林老师提到了她为梦想回祖国。她说她要做一个“又红又专”的人,想尽办法回到祖国。“一个人要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她真的做到了。在她毕业后能毅然投身教育事业,而且不被其他诱惑所动摇,可见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深。她用生动具体的例子讲述了她们那时条件的艰苦,但是她没有放弃学生,没有放弃教育,而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培育了一批批出色的学生。“呕心沥血育桃李,尽职尽责为人民”正是她这一生的写照。她并不是没有别的机会,那些在旁人眼里看来诱人的职位和工作都没能动摇她待在二十中,专心从事教育的决心,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林老师在讲座的开始就提到英语教育改革。对于英语老师来说,对这个词汇显得更敏感一些。现在我们国家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高三改革怎么办? 英语的未来是什么?林老师说她教了一辈子外语,现在仍然很困惑。的确,我们很多学生英语不错,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很多都选择在国外工作和发展,这也提醒了我们在传道解惑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爱国思想的灌输。

其次,林老师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育四五十年的老教师,她的很多方法对现在仍然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她提到当初她“一支粉笔一节课”,即使在那种情况下,她的学生也学的特别好,口语也都挺棒。而在我们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上课用PPt,还有多种多媒体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反而学生对英语还是提不起兴趣,这是很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问题。林老师的“3015”模式即使在今天也是比较科学的授课时间分配,三十分钟讲课,十五分钟学生小组活动,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吸收消化应用时间。

再次,林老师的语言天赋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让人叹服。这与她热爱学习的态度是离不开的。七十六岁,英语发音清晰准确,而且俄语和各地方言也是信手拈来,在我羡慕不已的同时,更是对她不断学习,认真学习新知识的态度所折服。她不甘于被时代淘汰,计算机,Email,只要是她不懂得,她都能积极的进行学习,这也证明了为什么她可以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在我们一切都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她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现在的年轻人,在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也开始变得浮躁,而林老师执着的态度,坦然的心态真是我们所缺乏的。在听了她的讲座后,我们是应该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要什么,今后应该怎么做了,正所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清这个问题,树立目标,并为目标不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