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天文社团中秋赏月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07 | 来源:科学技术与创新教育中心 | 浏览次数:30434

2023年9月27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天文社团在操场组织了中秋赏月活动。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本次中秋满月的时间是在9月29日的17:57,在接近满月的同时会有“土星合月”的天文现象。所以,天文社团选择在中秋前夕农历八月十三这一天进行观测,月象和土星合月的天象条件都比较好。

 

下午18:30社团志愿者将望远镜放置到活动地点,并开始为大家讲解望远镜如何使用。19:00观测正式开始,王春生老师和张欣悦老师带我们辨识夜空中星星和所在的星座。在活动刚开始时,天空中划过数颗排列整齐的人造卫星。在观测满月时,目镜中月球的表面清晰可见,上面布满了由熔岩流动和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也因此形成了月海、环形山等地貌。

月海看上去一片死寂,显得幽静深邃;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几乎布满了月球表面。

 

接近满月的月亮和土星共同出现在东南方天空,月亮在左,土星在右,两者相距约6度,在目镜中观看,土星戴上了草帽状的光环,这就是土星合月。这样的土星着实有些活泼可爱。

同学们也一起观察了木星,由于木星高度角过低,我们把望远镜搬到跑道上方便观测,木星在空中极其耀眼,在目镜中甚至可以看到木星周围几颗卫星。

在志愿者和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利用天文望远镜和相机拍照,大家都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在赏月的同时观测到了其他天体,也学习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了一次良好的天文观测体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1300年前李白的诗言犹在耳,那么多岁月,人们关于月的梦也在一点点实现,如今人类已经成功登月,人类对于星空宇宙的探索也必定会一直向前,让我们永远保有好奇,保持探索,保护初心,像圆月一样永恒。

 

学生作品:

高二s3李宇煊

 

初二5班 朱正炎 

初一14班 刘不言

 

初二7班刁明轩

 

高一脊梁2班 徐舒慧 

初三12班 李正昊 

 


撰稿:高二s1班韩鑫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