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星空之美,历自然之奇——天文社“海南环岛星空与生态”主题研学旅行

发布时间:2024-02-21 | 来源:科学技术与创新教育中心 | 浏览次数:29088

1月30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天文社的十余名成员早早相会于首都机场,万事俱备,天蒙蒙亮,飞机缓缓滑行……现在,屏幕前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准备好了吗?我们乘坐的航班即将起飞,一起出发吧~

整装待发的同学们

飞机穿云破雾,终于在即将降落时拨云见日。从窗口俯视,你能看到山川秀美,阡陌交通,金光闪闪,福泽人间……是的,这里是美丽富饶的海南岛。

图2 飞机上俯视海南岛.png

飞机上俯视海南岛 

机翼与月亮

海南岛古时曾是边远蛮荒之处,充满了饥荒和动荡,忠臣被贬,而朝代更迭,潮起潮落,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一大旅游胜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使人心向往之。

 

第一站:峨蔓镇

首先我们来到了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除了奇异的热带植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岸边伫立的玄武岩,这些黑乎乎的玄武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地表时冷却凝固形成的,其表面的气孔是一大特色,同学们在岩石上旋转跳跃,登高望远,观察岩石的形状和特点,收获了新的知识,见到了新的风景。

参观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火山公园生物小课堂

图6 火山海岸地貌.png

火山海岸地貌

在礁石上寻宝的同学们

飞驰在环岛高速公路,我们终于在傍晚抵达峨蔓镇,这是位于海边的一座小城镇,人们在此安居乐业,主要以打渔为生。我们下榻的客栈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潮汐客栈。走出客栈,映入眼帘的便是碎石沙滩和一望无际的海。朝夕之间,潮汐浪起。

潮汐沙滩

小镇的一处海滩拥有典型的潮间带,夜晚时分,薄雾弥漫,我们跟随着领队老师,小心地行走在礁石上。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小螺小蟹在岩石的缝隙里游走,而渔船仍在海上漂浮,宛若一条海平线串成的珍珠项链。

不同花色的贝壳、石子、珊瑚礁,长相奇特的小生物,使我们不禁感叹着海洋世界的丰富神奇。

图9 夜探潮间带.png

夜探潮间带

第二站:棋子湾

早晨起来,我们发现客栈的院子里有一种叫做旅人蕉的树,这种树在海南十分常见,如果在树叶根部打孔就会发现旅人蕉内部储水能力很强,这正是其名字的由来——为路过的旅人解渴,甚至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图10 认识旅人蕉.png

认识旅人蕉

图11 旅人蕉存水的秘密.png

旅人蕉存水的秘密

早饭后我们继续出发,前往五彩湾。

五彩湾赶海

金黄的柔软沙滩、奇特的海蚀地貌、珊瑚礁和清澈碧蓝的海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此情此景,同学们迫不及待去感受清凉的海浪。这里的沙滩主要由珊瑚和贝壳的细碎片组成,在海浪拍打过的地方经常能发现较大较完整的贝壳和珊瑚,色彩艳丽,形态各异。

礁石探险

生活处处是惊喜,一些同学还在石头缝里发现了“不速之客”——一只小蜥蜴。另一些同学还在树洞里发现了树蛙。小生物的出现为旅行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不速之客

午后时分,我们抵达棋子湾。这里与五彩湾有很大不同,除了沙滩上的石子更为细腻以外,人工开发的痕迹也较重,许多人文景观也十分精彩。

棋子湾海滩

日落时分,天空中薄云蒙上一丝绯色,海面上缕缕金光跳跃闪烁。我们纷纷架起三脚架,在带队老师的帮助下调整好设备,记录下这绯云、红日、金光、碧海相互调合的美景。

 

图17 小角观日落.png

小角观日落

海上落日

拍摄日落的同学们

“欢迎搭乘银河列车,观星无需言辞,接下来请与我们一起保持安静”

暮色渐暗,夜幕悄然降临。有的同学准备了相机全副武装,有的同学带着手机轻装简行,虽然设备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最重要的是对星空的探索和向往之心,我们跟随老师前往附近的滨海栈道,就这样,一直走到星光万丈……

大角海岸星空下的合影

大角夜间摄影工作照

抬头望望天空,古南船座已经从海平面升起,如今它由船帆座、船底座、船尾座组成,星座的几颗亮星像一把弓矢指向老人星。这些都是在北京无法观测到的南天群星。这是由于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若是在地轴北极,一年内只能观测北天球,而在纬度越低的地方能观测南北天球的区域就越广。

猎户座与天兔座

凌晨两点,月亮爬上树梢,我们走在有礁石的沙滩上,明亮的月光是这场黑夜冒险的入场券,爬上礁石,这实实在在是考验我们的反应和平衡能力。登上最高处,眺望深蓝的海、璀璨的星空和远处的渔船,使人不禁感慨宇宙洪荒,大千世界,须弥与芥子互相包容。

月光下的摄影人

夜探礁石

夜晚的大角海岸

第二天午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角海滩。徒步期间道路蜿蜒,草木茂盛,不知道是谁不小心踢翻了太阳,橘色的颜料已经打翻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在最高处,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欣赏了海上日落,我们呆坐着,直到太阳融进大海里。

中角落日

中角徒步

第三站:花梨谷、尖峰岭

这一站我们远离了沿海地区,而是进入了深山中。这里是美丽的花梨谷,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海南最出名的木材——花梨木。许多中国传统木家具都是由花梨木加工而成的,除了作为家具的原材料,花梨木的叶子可以泡茶。在文创中心,各类木雕摆件巧夺天工,邮票精美,茶香四溢……

抵达花梨谷

穿过花丛小道,我们进入了一片动物世界。花孔雀、珍珠鸡、鸵鸟、小浣熊……在行走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鸵鸟“掩耳盗铃”的行为是为了警惕危险,有的同学还捡到了珍珠鸡漂亮的羽毛作为收藏。

花梨谷探索中

下午,我们来到尖峰岭,拾级而上,尽管天气燥热,路程遥远,但同学们都顺利登顶,在观景台上四处眺望,刚才的疲劳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成就感。一次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机会,真是难得。

攀登尖峰岭

 尖峰岭生物探索(摄影:魏子程)

继续踏上旅程,大巴车沿着狭窄的山路颠簸而上,终于抵达客栈时已是夜晚。同学们稍作休息之后便来到屋顶观星。

今夜气温偏低,空气潮湿,但天气很好,难得一遇,机会不容错过。意料之内,不到一会儿我们的镜头和设备都蒙上了一层水雾,拍摄效果大打折扣。还好大家急中生智,找出了擦镜纸。在冰冷而潮湿的夜里,大家都静静地拍摄着,将这夜空里精彩的瞬间变成了永恒。

尖峰岭天池与星空

一觉醒来,大家精神饱满,乘车前往鸣凤谷。踏上木质栈道,我们走入林中。繁茂的热带雨林中植物繁多、生长茂盛,时常有悦耳的鸟鸣声从头顶掠过,大家纷纷仰望,尽管只能看到`层叠的树冠也不放弃寻找。我们经过巨大的通天树,它的板根坚实、树干粗壮,从它中空的树干中可以仰望树顶的一片天空。除此之外,这里的节肢动物也丰富多样,在扶手间结网的络新妇、在树干上迈动长腿的盲蛛、在树梢头轻巧地翻飞的蝴蝶……同学们使用双筒望远镜更为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一切生物。

鸣凤谷探索

晚间的观测活动仍在继续。很遗憾,原定的灯诱因设备问题取消,不过我们还能在客栈周边的绿植周围寻找昆虫的踪迹。毛茸茸的跳蛛隐藏在叶片缝隙中,边缘尖利的蟹株挂在蛛丝上令人很难用肉眼辨别,金蛛将腿两两并拢成“x”形端坐在圆形蛛网中央,碧绿的螽斯立在叶片顶端……更令我们惊喜的是,老师在一棵树的树干底部发现了一只树蜥,这是一只敏锐而行动迅速的大家伙,浑身覆盖黄绿色的鳞片。令我们惊喜的是,它一动不动地趴在树上,任由我们激动地按动快门拍下一张张照片。

生物夜探(摄影:张效山)

夜晚来临,我们发现了另一处观星的绝佳位置。走上屋顶,我们打开了期待已久的Seestar,开始寻找深空天体。今日的气温有所回升,空气湿度也有所下降,又是一个惬意的夜晚。

尖峰岭拍摄南天星空

尖峰岭屋顶观星小分队与南半球星空合影

第四站:海南古村落

这一站原本不在我们的路线上,航班的延误却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经历。这座古村始建于宋朝,其中原本的建筑基本由当地的火山石建成,别具一格。走在略有起伏的石路上,有时甚至会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错觉,脚下每一块石砖都历经了数朝数代的打磨和积淀。有时能看到散养的鸡鹅,或觅食或休息,也是一种悠然闲适的风景。

探索古村落

这次旅行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带队老师为我们制定了天文课题研究,可以让我们体验论文写作。第一天晚上,老师给我们宣布了写作任务,让我们自己思考选题。之后的几天,我们根据自己的选题讨论了一些想法,一边走在路上一边拍摄了许多素材,旅途即将结束,我们也已经将手头的材料整理好并且开始写作。

课题研讨

课题任务布置

成果梳理

终于,2月4日晚,我们登上了返程的航班,结束了这次为期六天的海南研学之旅。客机一路向北,走上回家的路,我们在窗外的深邃夜色中回味着这次充实的旅行,那是我们此前从未见过的,北回归线以南的璀璨星空。此次旅行圆满结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繁星点点正引领我们前行。

 

“我们看海去

就是眼前那一抹烟波蓝

延伸在我无数的梦境里

 

来听一听

深蓝与夜的呼吸

和小舟归途的鸣响

再望一望

那藏在深处的璀璨星云

徐徐扬起的船帆座

和领航的老人

 

我们看海去

从日落到日出

就一起静静坐在礁石上

听一听

望一望”

 

———记海南之旅

 

学生感想:

初一7班刘佳徐:今年寒假,我跟随学校天文社,来到了海南,在这短短的六天中,我们看了大海,欣赏了日出,日落,前往了热带雨林进行了冒险,也爬了尖峰岭,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然我们也没忘记此行的目的,进行了天文拍摄。令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在第四天的尖峰岭之行,我非常顺利地爬到了距离登顶只有100米的位置,但是,当我看到两侧陡峭的山峰都在我的脚下,而我四周完全暴露在空旷地带时,我居然恐高了,我的腿一下子软了下去,幸亏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才顺利地登顶。站在尖峰岭的顶端时,我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一14班刘不言:不得不说,这次活动使我体会到一点——想要出好片,就得熬夜。

拍星轨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在第四天晚上,我提前准备好三脚架,19点半准时来到平台集合,当戴老师让我们把帐篷搬来时,我意识到我们必须熬夜了。

19点半到第二天3点半,足足7个小时,需要我们在寒风凛冽的环境下用疲惫不堪的身体完成拍摄,这是何等的煎熬。并且,手机是会耗电的(平均1张星轨1小时10分钟,耗40%的电),我们需要不停地回房去借充电宝,并将耗尽电量的充电宝重新充电。

即使有着三重的困难,但仍无法动摇我拍摄星轨的决心。当我看到照片中那令人震撼的星轨时,所有的困倦和疲惫都烟消云散。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一个道理,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你可以为它而战胜一切困难。它还让我感受到了宇宙的壮丽和神秘,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初一14班朱占航:在这个寒假,刚刚加入了天文社团的我听说要去海南开展活动后,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在我盼了半个学期后,终于迎来了我期待已久的海南之行。在第一天到达了海南后,我就跟随社团在晚上去到了住所旁边的海滩进行了海洋生物夜探,观察到了许多贝壳,海螺还有一些小螃蟹。随后,我也和社团一起参加了几次观测活动,由于海南的光污染小,我们能观测到许多北京无法观测到的天体。在这一次活动中,我的收获颇丰,不仅观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天体,还在白天的旅行中拍摄到了许多绚丽的风景,我十分期待下一次活动。

 

初二5班朱正炎:星空摄影是一门充满魅力和活力的艺术形式。通过捕捉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流动的星云和闪耀的流星,星空摄影展现了宇宙中的美丽和震撼。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令人惊叹,也让人有机会深入了解天体物理、星系结构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而在这六天的活动当中,从美兰机场到峨蔓镇,从峨蔓镇到棋子湾,再从棋子湾到尖峰岭,每天晚上的观星使我收获颇深,从火山爆发留下的火山石。我感受到了万年前火山爆发的壮阔场面,在峨蔓镇和棋子湾的大海,我感受到了大海气势磅礴,风景优美的场面,每天晚上的观星也让我认识到了许多在北京都观测不到的行星,在尖峰岭中,我欣赏到了登顶后美不胜收的美景,也颇有成就。

在这次活动中,我见识到了海南独特的美景,让我心潮澎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回忆着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我会将这段难忘的经历珍藏在心底,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回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不断追寻更多的冒险与挑战,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让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激情与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热爱探索的心,世界会因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精彩。

 

初二7班刁铭轩:在海南观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那里的夜空深邃,星星闪烁,仿佛触手可及。在静谧的夜晚,我凝视星空,感受到了宇宙的辽阔和神秘。海南的清新空气和低光害环境,使得观星体验更加纯粹。这次海南之旅,不仅让我对天文学有了更深的兴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会珍惜这次难忘的经历,也期待再次在海南的夜空下,与星星相遇。

 

初二13班魏子程:参加天体拍摄活动让我充满了无限的惊叹和感慨。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卷,布满了无数闪烁的星辰和宇宙的奇观。在黑暗的夜里,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搭建起望远镜和摄影设备,准备捕捉精彩的天体景象。

一开始,我被众多美丽绚烂的星星所吸引。没有月亮的夜晚,星星们异常明亮,勾勒出庞大无边的宇宙。无论是繁星闪烁的银河,还是行星和星系的群落,它们都展示出它们独特的美丽。

拍摄活动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拍摄星轨:星星划过天空,留下了许多明亮的线条,我用相机捕捉到了几个天体的运动轨迹,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美丽印痕。

通过参与天体拍摄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宇宙的美丽和神秘,也更加热爱摄影的魅力。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用摄影记录下更多宇宙的奇观,传递出它们的独特魅力和美丽。这次活动不仅是对摄影技术的挑战,更是对我精神世界的提升和启发。我相信,这段经历将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追求星空摄影艺术的辉煌。

 

 

学生作品:

初二14班张效山: 

白蚁星团

猎户座大星云

猎户座

半人马座奥米茄星团 

 

初二13班 魏子程

冬季星空

 

初一14班刘不言

星轨

 

初一7班 刘佳徐

 

星空

 

初一14班朱占航

日落时刻

 

初二5班 朱正炎

日落

 

初二7班刁铭轩

海岸日落

 

深空摄影(seestar)作品展示:

 

 


撰稿:天文社团李梓煜,许皓凝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