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探秘——萌鸡诞生
阳春三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五彩农场的波兰帽子鸡顺利生产多枚鸡蛋。 学校购买了两台孵化器,初一年级10位学生自发组成孵小鸡小组,由生物老师的带领,展开了一段别开生面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经过21天的精心照料和耐心等待,他们成功孵化出了一批小鸡,用实际行动感受生命的奥秘。
为了这次孵化活动,学生们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他们查阅资料,制定养殖计划,自己按照视频组装了孵化器,并前往五彩农场挑选受精蛋。同学们拿着卷好的长卷筒,放在鸡蛋的大头上,正对着阳光观察,能看到一个小黑圈——胚盘,就是受精蛋。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成功挑选出了40余颗受精蛋。
孵化过程中,学生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从3月21日开始,每天轮流值班,周末都没有停歇,按时记录温度、湿度、时间等关键信息。在第7天的时候,照蛋检查种蛋发育情况,能看到清晰血丝的就是在发育的受精蛋,而没有受精的鸡蛋则是透明的。同学们及时检查出无精蛋和死精蛋,因为继续孵化这些蛋就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变质影响其他种蛋发育。
在孵化到第18天,是小鸡破壳的关键期,同学们更是每天三次前来喷水,湿度保持在75%左右,为小鸡的出壳做好最后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1天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迎来了小鸡破壳而出的激动时刻。当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鸡从蛋壳中挣扎而出时,同学们都惊呼出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是经历新生命的诞生的喜悦。
在第一只小鸡出生后,由于室温还未达到30℃,极易造成小鸡失温死亡,曹宇红副校长得知此情况,立刻来到了实验室,帮助协调各部门让实验室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后勤部门带来了电加热器,还专门留下相关老师,为晚上出生的小鸡做好保温准备。
此次成功孵出小鸡的生物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奥秘和价值。在学校大力的支持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带着这份感悟和热情,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而努力奋斗。
学生心得
初一3班李默洋:以前学生物课“人类的生殖”一课时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但是当一只小鸡出生时我体会到无穷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在这21天里我们每天都要观察鸡蛋的动静与孵蛋器的安全,与此同时,还要为小鸡出生做准备,例如准备小米、查询如何养小鸡、每天三次到达实验室去为鸡蛋喷水等等,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目睹了第一只小鸡出生后,我感觉这21天的辛苦付出都值了。回家后,我联想到母亲怀胎10月时的辛苦与生产时的痛苦,忍不住对我的妈妈说一声“谢谢您,母亲!”
初一4班赵锦闻:这些小鸡让我见到了生命的奇迹。在刚开始挑选受精蛋时心里非常激动,想象着小鸡孵出来后的样子,后来开始对鸡蛋精心照顾,期待着新生命的出现。21天里,我们轮流来到实验室照看鸡蛋。第7天,当我看到灯光下有着红血丝的鸡蛋时,心中万分激动。我开始更仔细精心地照顾,开始上网查询小鸡出生后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在最后的18到21天里,我们开始每天三次来到实验室向鸡蛋上去喷水,这让我深深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当我亲眼目睹小鸡蹬破了鸡蛋壳,听到了小鸡发出“叽叽”的叫声,向着更大的世界招手时,我内心非常激动,感到一切付出都值得!
初一5班荣宇诗:孵小鸡是一个既神奇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与自然的伟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观察到了小鸡从蛋中破壳而出的震撼瞬间,还体会到了饲养的辛苦与乐趣。
首先我们挑选受精蛋以及组装孵化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阅读了解相关的孵化指南,以及孵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接下来将蛋放入孵化器中,并且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我们需要每4天进行加湿,以及每天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数据的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7天时,我们通过照蛋观察到了鸡蛋内部的变化。在鸡蛋内壁,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红血丝以及新生命的活动,比如小鸡眼睛的轮廓正在微弱地移动。这种感觉十分微妙,就像在看一场盛大的科学实验,也让我更加期待小鸡的破壳而出。
终于在第20天的中午,小鸡出生了!老大是一个坚强的小鸡,因为它在我们神不知鬼不觉中就已经完全从蛋壳中站出来了。随后又不断地有小鸡出生,在第21天我终于看到了小鸡破壳的全过程。
通过孵小鸡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细心地照顾生命,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收获了内心的成长和感悟。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