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刘昕阳、李子豪参加“格致论道·未来少年”第二期演讲活动
近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年级刘昕阳、李子豪同学与来自其他4所学校的7名同学一起,参加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大厦小剧场举行的“格致论道·未来少年” 第二期演讲活动。
“格致论道·未来少年”原称“SELF+未来少年”,是格致论道专门为青少年演讲者举办的活动。该活动立足海淀区,面向全国,择优选择12-18岁之间的优秀青少年登台演讲,分享在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希望通过孩子们的分享,给全国更多青少年带来启迪和思考。本期活动由格致论道讲坛与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协办。《海淀报》《中国科普博览》报道了此次活动,百家号、头条号、人民号转载了新闻内容。
本期演讲活动以“向阳生长”为主题,9位优秀少年登台演讲,阐释他们对“向下扎根,向阳生长”的理解。
我校高一(11)班刘昕阳同学的演讲题目是《美食演义》,她从自己儿时热爱美食的经历讲起,讲述了不断尝试做美食,并从追求好吃好看到更注重健康的历程。她展示了许多精心制作的美食照片,其中为妈妈生日做的“金猪纳福”更是获得了现场观众的惊呼赞叹。她说,美食令人感到快乐,而制作美食的过程更让我感到快乐,它让我找到了一份纯真的热爱,一份独特的情趣和一份生活的美好。
“我对生物学的兴趣缘起一条芝麻虫,无论是慢悠悠爬树的蜗牛,还是翱翔天际的雄鹰,对他们的探索都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舞台上,来自我校高一(10)班李子豪讲述着自己对生物的热爱,他的演讲题目是《自然拾趣》。
李子豪自幼就对昆虫、鸟类等充满兴趣,在高中更是开始了关于微生物世界的探索。他在生活中寻找场景,自发地进行实验研究。在疫情期间,他做了一个探索家庭中哪些区域更容易滋生微生物的实验,尽管过程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收获了满意的成果。
演讲结束后,李子豪接受了《海淀报》记者的采访,他谈到探究实验让他体会到科研不易的同时,也让他领略到了收获成果的快乐。他希望将来能从事生物学的研究,继续探索生物的奥秘。
其他学校的7位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们的选题分别着眼书法、相声、中国鼓、晶体、观虫、AI等内容。向外探索、向内思考、向下扎根、向阳而生。他们在舞台上侃侃而谈,提到自己热爱的领域时闪闪发光,不仅展示出了海淀学子敏而好学、勇攀高峰的精神风采,也给台下的少年们带来了启迪和思考。
为参与好此次活动,我校教科室和高一年级积极组织选拔,经过两轮选拔,最终确定参加此次演讲活动人选。演讲准备过程中,两位学生得到了中科院信息所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校教科室李黎明主任和杨亚艳老师也全程参与指导。龚志菁老师还给入选学生的校内预演做了精心的点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