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学教学研讨——二十中教育集团开展第59次人工智能促进联合教研提质行动

发布时间:2025-10-20 | 来源:教师发展与教育科研中心 | 浏览次数:138

2025年10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开展了第59次“人工智能促进联合教研提质行动”暨初中数学教研室第八次联合教研活动。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是由学校统一规划、系统设计的教育集团的四个校区间的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四个校区同步进行,主题为“函数综合题研究,促进教师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活动由聂桂秋副主任主持,数学教研室陈娟副主任具体实施,李久省副校长、李浴振副校长、陈其龙主任莅临了本次活动,小营校区、新都校区、附属实验学校和清河中学的全体初中数学教师全程参加此次活动,内蒙古新惠三中的数学老师也在线上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陈老师介绍了本次联研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数学教研室在教学上的探索和研究,并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流程与安排。

首先,小营校区王朋超老师从函数单元主题和代数推理视角对中考26题进行了解读。她指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让学生体会各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养成利用数学符号论证问题的习惯,积累用数学符号进行一般性推理的经验。

清河中学魏群老师以2024 年中考“代综”题为范本,示范如何从几何视角拆解代数综合题,凸显“数形结合”的核心思想方法;并细致呈现课堂设计,助力学生在代数与图形间自如切换,突破教学难点。

新都校区李玲老师以2025年北京中考代数综合题为切口,纵向比对近两年试题的“同”与“异”,系统梳理命题脉络与通用解法;并援引中考阅卷现场的学生典型错例,剖析失分根源,给出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附属实验学校张云鹤老师和小营校区张译聪老师则基于函数单调性、函数与方程等多个角度对中考26题进行了改编,从设计思路、目标达成、核心素养等方面介绍了题目设计,打开了老师们探索的视角。

最后,聂桂秋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活动理论学习充分,案例分享丰富,收获成果丰硕,切实达到了预期目标,勉励老师们以此次联合教研为契机,继续提升自身内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集团数学教学树立新标杆。


撰稿:禾丁予,张茜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