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政协历程聚合力,以青春矢志铸脊梁
2025年10月18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11名师生走进全国政协机关,参加“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

首先,师生们参观了“中共八大历史陈列”展。通过120余张图片、近百件历史档案和50余件实物,生动再现了1956年中共八大的历史场景。同学们在毛泽东主席亲自起草的开幕词大纲复印件前驻足良久,深切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严谨作风与历史担当。







随后,师生们参观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系统了解了人民政协自1949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如今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和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发展历程。


活动中,大家观看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的宣传短片,直观认识了政协的工作内容与履职方式。在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我校学生董昊旻作为代表,就中学生如何提升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向政协领导提问。政协领导鼓励青少年要主动了解世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树立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此次“走进政协”活动,使同学们对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以青春之姿勇担时代使命、争做新时代脊梁的信念。
学生感想
高二H1班李子希:
作为高中生,参加全国政协机关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我对“协商民主”有了穿透课本的认知。
在中国政协文史馆,泛黄的提案手稿、定格历史的影像,让我读懂这一制度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凝聚民智的真实实践。提问环节里,同学提出关于“如何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的问题被细致回应,让我更懂得民主不是空谈,而是切实回应社会痛点的务实行动。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国家治理里藏着对民生的关切,也让我多了份关注社会、加强思考的责任意识。
高二H3班董昊旻:
10月18日,我与老师同学们一同走进中国政协文史馆,泛黄的史料与生动的讲解,让我对“政协”二字的认知从课本走向现实——原来它不仅是课本上的名词,更是凝聚各方声音、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
座谈会上,全国政协机关有关部门领导耐心解答我们关于“青少年成长”“社会热点”的提问,他们眼中的责任与热忱格外动人。我忽然明白,民主并非遥不可及,它藏在每一次深入的交流、每一个切实的建议里。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关心国家大事不是成年人的专利,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未来,我会更主动地关心社会,努力成长为有担当、会思考的新时代青少年。
高一Y2班唐子涵:
参观中国政协文史馆时,工作人员细致讲解人民政协成立的过程,让我真切看到民主协商如何落地。泛黄的文件、珍贵的影像串联起发展脉络。从建国初期到新时代,政协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这份坚守令人动容。与提问互动环节,全国政协有关部门领导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打破了距离感,让我深知政协是连接群众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更懂建言献策背后的责任与温度。
初三17班于翔逸:
在本次“走进政协”活动中,我了解到了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政治协商的有关知识。当政治课本上的几行黑纸白字真正呈现在眼前时,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带来的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力量。未来,我将勤奋学习,发扬民主的精神,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高二S4班马瑞凯:
在“走进政协”活动中,师生们一起参观了“中共八大历史陈列”“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了解了众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的知识。这使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交流环节,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与我们亲切交流,全国政协机关有关部门领导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种青少年心声被重视、被倾听、被回应的真实体验,激励我更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