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脉,以景化人:在二十中的沃土上共育脊梁——二十中教育集团2025年第三期“和合计划”系列讲座
2025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2025年第三期“和合计划”系列讲座如期举行。活动由李久省副校长主持,吴玉国副校长以“以史为脉,以景化人:在二十中的沃土上共育脊梁”为主题开讲,冯彦国主任、聂桂秋副主任及2025年新加入我校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深度解读了学校七十余年发展历程中沉淀的精神内核与环境育人智慧。



讲座开篇,吴玉国副校长明确了校史的重要性,带领大家回顾了我校七十多年来的峥嵘校史:我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兴办的首批基础教育学校。历经七十余载风雨,学校已发展为涵盖本校、新都校区、附属实验学校及多所联盟校的教育集团,形成“小初高一体化”的育人格局。




为了让新老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我校的辉煌校史,吴校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感,讲解了我校自1951年在清河镇初创,到1960年迁至清河小营西路11号后首届高中毕业生80%的大专院校录取率,再到如今的集团化办学。校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鲜活的精神图谱,其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守奉献的师道、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立德树人的追求,构成了学校独特的育人体系与精神谱系。
随后,吴校长带领大家解读了校园建筑,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为引,从校园布局及环境蕴含的教育意义入手,分为尊师阁,脊梁亭,孝善文化长廊,友谊广场(军民友谊亭),校训碑,校友亭,雷锋像,李大钊像,马永顺像,中国脊梁群像雕塑,阐释校园建筑作为“无声的思政课堂”的育人价值。



讲座尾声,吴校长指出,回顾历史,二十中人应汲取奋进力量;展望未来,二十中人应信心满怀。他号召全体新加入教师共同传承校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把“脊梁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师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书写学校发展的新辉煌。
此次讲座让新加入的老师更加深入了解我校的发展校史和校内布局的内涵意义,坚定了脊梁育人的理念。未来,二十中教育集团将继续让“脊梁教育”在育人实践中焕发更强生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崔福洋
审稿:冯彦国
摄像:翟林峰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


